1.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 有交易就有货币需求
- 劣币驱逐良币: 把烟拆散加入头发丝,以次充好
- 信息不对称,产生中间商
- 有价格就有波动,通货膨胀和紧缩
- 有人就有情绪,有言论的压力
名言:哪怕物质的总量不变,只要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易,幸福就会无中生有
随从的牧师, 手里一个奶酪+5个香烟, 回来的时候手中多了一包食物,这个食物就是商人创造幸福的证明
问题: 在哪里地方经济规律不起作用,
答:没有人的地方,主要要有2个以上的人就会有经济活动
2.马粪案
故事:
在18xx年的美国,那时候还是马车的年代,雇主A请人把路边的马粪收集起来,工人堆起18堆马粪太多就回去拿车,打算第二天拉走,但是没有做标记.
到傍晚的时候用户B见到这么多马粪,问路边巡逻的人,巡逻人也不知道是谁的.也没有要让挪走了. B就以为马粪没有主人,把马粪拉到自己的农田去灌溉了.
结果雇主A就告把用户B告上了法庭
- 马粪的主人是马
- 第二主人是马的主人
都放弃了拥有权 - 原告:请了工人付出了劳动
- 被告:马粪掉在工地上,属于公家,原告只是移动的马粪的位置,没有改变他原来的所有权.
马粪是通过人类无差别劳动堆积起来的财富. 应该属于谁?
可以想象相同的两个村子,一样的案件,判给不同的人.结果通过 10年, 50年 100年,他们的未来经济总量差异是巨大的.
- 鼓励创造财富的人,人们才愿意积极的去积累财富,才能使得社会变得更好。
- 相反,如果鼓励那些做标记的人,我们需要消化很多时候在保护这些标记的财产上。保护财富的努力会抵消财富原来的价值。
很多法律与公正的背后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个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判决会对后代人的行为规范有所影响.
问题:生活中是否有看上去是公正的规则,背后是销量的考量的例子?
答:
3.看得见与看不见
- 破窗理论:卖面包店的窗被打破,买玻璃,有人制造玻璃,制造的人买面包。
- 多难兴邦:相信自然灾害后,就是下一轮增长的来源
- 国家发展:日本德国如果没有战争的摧残,经济可能会发展的更好
- 工人就业:机器代替人类,老工人不退休,其实还是有很多新的岗位和机会。(不用挖土机改用勺子?)
- 节省资源:塑料袋用的越多,其实食物保存的时间更长,食物的浪费就越少。
识破破窗理论:
避免自然灾害我们有更多的资源投入新的生产,社会总量会跟大.
只是新的生产是什么,只能靠想象,因为他是未来未发生的事情.
看见那个“看不见”的东西,我们靠的是想象力
问题:你举出一个例子,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但实际上又非常重要,在我们做决策时不容忽视的?
答:机会成本
4.区分愿望与结果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探究》(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 )
- 其他学问研究: 事与愿符的规律
- 经济学研究:事与愿违的规律
- 美好的愿望不一有美好的结果。以为社会不符合预期,是有坏人作怪,只要抓住坏人问题就解决了.
2.干坏事的是影响其实有限。坏人拿枪杀人封顶也就10-100个,因为人是有能动行,会去阻止.
康德:愿上帝保佑我们免于友人的攻击,要是攻击来自敌人,我们则倒能设法自卫.
- 好人不一定干好事:最低工资,同工同酬,福利制度,保护动物条例
- 当政府的一个法律或制度通过后,我们应该看到的不是句号,而是冒号。
- 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在新的政策下,最后的事态走向也会有很大的出入。
问题: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的
答:垃圾分类
问答与总结
问答
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不如 苏格拉底式的问答、交流、碰撞,大家一起讨论,这种氛围对学习才最有帮助
- 问题: 在哪里地方经济规律不起作用,
- 没有人的地方,或者物质极度发达的社会
- 儿童的世界,他们不能自理,作出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事情, 需成人后才能自理
- 但是小孩最先学到的3个单词
- more 我还要 需求定律
- mine 我的 产权
- no 自由独立
- 但是小孩最先学到的3个单词
- 问题:生活中是否有看上去是公正的规则,背后是销量的考量的例子?
在司法实践里面,各国都有这么一条惯例,就是犯人如果配合司法部门自首认罪,那么他们的量刑就会比较轻。
这是因为要给一个犯人定罪,当中要消耗很多的资源,如果这个犯人主动配合的话,他浪费的资源就比较少。这样的话就要给他一点奖励,所以这公正背后其实是有效率考量的。
有钱有势的人,他们被定罪的难度就要比普通人更大,因为有钱有势的人,他可以请最好的律师组成律师团, 因此司法部门同样也要动用大量的资源才能把他们绳之以法。越是遇到有钱有势的犯人的话,国家要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为了节省国家的资源,节省纳税人的金钱,我们就适可而止了,到一定程度就放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一马?
- 你举出一个例子,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看不见,但实际上又非常重要,在我们做决策时不容忽视的?
- 生小孩
- 订阅薛老师的课程
- 谈念爱将来的事情
- 问题: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的
- 最低工资的例子,价格管制的例子,美国禁酒的例子,美国禁枪的例子
- 印度曾经为了鼓励大家消灭眼镜蛇,提出了一个悬赏方案,谁杀的眼镜蛇多谁得奖就多,结果眼镜蛇的数目不减反增。因为大家都去饲养眼镜蛇去了。
总结
- 经济规律普遍存在
- 我们不要看过去,而是要看未来,用什么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
- 要看见看不到的东西,通过想象里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比较
- 经济学关心的是事与愿违的现象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