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这是我听过最硬核的回答

一位家长在群里分享,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丢了自己的手表,书包也被人踩脏,这个事情上个学期就已经发生过,家长给老师反应后没有受到重视,这次又发生了。

这时妈妈立马行动起来。

首先建议孩子自己拿着书包去找老师进行沟通,等晚上孩子回来后了解清楚具体的情况,再做下一步准备。

在沟通中,很多家长一致认为,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清楚情况,这种行为到底是针对孩子,还是普遍在班级中发生的行为,是恶作剧还是欺凌都要深究一下。

其次要搞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不能轻易给出是否是校园暴力的判断。

丢失的电子手表,不过是几百块的东西,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却不能只用成年人的逻辑判定。

首当其冲的,是孩子提出事情之后,家长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给到孩子,让孩子明白家长是关心在乎的,给孩子足够强的心理支撑和依靠感,而如果真的是遇到了校园霸凌,家长坚定的态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震慑的作用。

是否能找回手表,该怎么处理并不是问题的重点,家长最重要的是包容孩子的感受,不要给孩子独自面对的感觉。

因为之前已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这个阶段就更容易觉得委屈,难过,家长一旦忽略,对孩子的情绪影响才更深重。

在稳定安抚孩子情绪的同时,我们要介入孩子和老师的沟通中处理问题。

首先要给出态度,比如提出看监控,或者要求老师进行规劝的要求,要让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老师面前一定要和孩子的利益站在一边,维护孩子的合理权益。

家长是孩子背后的力量,虽然不直接介入孩子的学习生活,却可以在孩子处理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时带来强大的心理支撑。

作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受到了委屈,内心肯定是焦急或者心疼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积极出手,出面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有的家长可能会抱着「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解决」的态度。

孩子之间正常的冲突是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的,而「欺负」行为则会对一方造成不容忽视的短期或者长期的伤害。

首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教孩子保护好自己。

第二,要教会孩子如何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有选择地介入,适时给予帮助,更多去聆听和接纳孩子的感受,是家长为孩子校园生活保驾护航的“法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