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的起因

根据公开资料,得出的个人看法和解释,不代表全部真相,供参考。希望能帮助我们理解欧洲,理解世界。俄乌冲突,分成三块来说,也就是起因、现状和结局

起因

先说说起因。当今国际秩序的秩序,是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核心就两句话:

1、通过民族自决成立民族国家。

2、不得以武力改变国界。

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虽然投票规则有所改动,但就国际秩序而言,底层逻辑还是这两条。之前我们在《顾衡好书榜》里介绍一战专题的时候讨论过,这两条原则直接导致了二战。因为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失去了1/8的领土,导致了1300万德语人口生活在德国和奥地利之外,主要在捷克和波兰这两个国家。

捷克仗着战胜国的地位,强行划走了苏台德地区,这显然是对民族自决的公然践踏。后来在希特勒的威胁下,1938年的《慕尼黑协议》同意把德语人口占90%的苏台德还给德国,希特勒也同意到此为止,不会继续对波兰提出领土要求。但随即希特勒撕毁协议,在捷克扶持傀儡政府,并闪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今天对乌克兰做的一切也一样,这当然在欧洲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凡尔赛条约》不仅引发了二战,还引发了至今让人头疼的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人和德国人是反着的,他们不承认自己是独立民族,拒绝按民族自决的原则成立民族国家。于是,就像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义德所说的,巴勒斯坦人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成为了他者。

一直拖到1988年,巴勒斯坦人终于同意成立民族国家。萨义德就说,你们是叛徒,叛变了自己的理想。这个时候,却发现土地已经被以色列人大量占领。而在一人一票的民主政体下,以色列任何一个政客谁敢提按照联合国划的界,放弃所有非法占领土地,这个人就立即会下台。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只是说这事儿可以慢慢商量,立即就被暗杀。

在中东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死结:一人一票的规则下,同意放弃非法定居点的以色列政治家根本上不了台。可是如果不放弃非法占领的土地,以色列就无法和巴勒斯坦人达成永久和解。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矛盾也是如此。苏联解体后,新形成的边界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国界比俄语边界小,大量俄语人口生活在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和一战后苏台德地区的情况类似。那么,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俄语区人民有没有权公投呢?这个问题,没人能够回答。

这个难题,本质上和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81号决议是一样的:当时联合国把巴勒斯坦地区56%的土地给了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不同意。这就好比大柱子和二栓子因为一筐苹果起了争执,张家村村委会决定大柱子分8个,二栓子分6个。但是二栓子说,我根本不是张家村的人,你凭啥分我的苹果?更何况你们开完会后,大柱子又多抢走了4个,我上哪儿讲理去呢?

乌克兰从独立的第一天起,就深受与俄罗斯关系的折磨。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俄语区人民要求回归俄罗斯,这个成了左右乌克兰政坛的头号问题。与此同时,苏联解体后,美国曾经承诺俄罗斯,北约不会东扩哪怕一英寸。但是在克林顿和小布什任上,北约却开启了东扩的进程。

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共有14个国家加入北约,其中以波兰、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加入对俄罗斯刺激最深。关于北约东扩,曾经给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当过顾问的杰弗里·萨克斯最近有一个讲话,推荐同学们去看一看。他的观点我也不完全接受,但是对北约东扩这个事情经过的还原还是准确的。

只要打开地图,看一下我说的这6个国家在哪儿,你就能很直观地get到俄罗斯人的感受。这就好比左邻右舍,家家从窗户里伸出一把枪对着你家大门口,但说我们只是防御,不针对任何人,骗鬼呢?我当然相信北约不会主动进攻俄罗斯,但是北约的东扩刺激了俄罗斯人的反西方情绪,也改变了他们国内的政治生态。

北约东扩后,俄罗斯人反西方情绪的直接产物,就是普京。普京的基本盘决定了,他必然要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俄语区的公投诉求作出回应。而当俄罗斯政治生态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之后,乌克兰政治格局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昔日的亲俄派倒台,主张寸土必争、不许俄语区公投的泽连斯基上台。事实上,泽连斯基刚开始是以承诺和平解决乌东问题上的台,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他的立场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敲黑板:俄乌战争的起因,一是,两国的政治制度;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政治土壤的变化,让煽动仇恨成为了最有效的政治动员手段,普京和泽连斯基就成了两国人民必然的选择。现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对北约东扩的反思甚至声讨,其中小肯尼迪的说法最惊悚,我觉得他有点儿太过阴谋论了。但要说北约东扩的背后没有美国军火公司忙碌的身影,我也是不信的。

所以不要一说俄乌就简单定义为侵略反侵略、正义非正义,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我们需要先讨论清楚什么叫主权。如果乌东顿巴斯人民的公投不能体现顿巴斯地区的主权,那么主权由什么体现,武力吗?如果说你闹独立我就要打你天经地义,那苏格兰公投为什么就可以,魁北克公投为什么就可以?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说:“任何有理性和道德责任感的人民,都可以选出独立自主的政府……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就是美国的原则。相比于苏格兰人和魁北克人,乌克兰俄语区的人民是缺理性还是缺道德责任感了呢?

这个起因虽然很复杂,但我提醒同学们还是要回归到对定义的描述上,也就是什么是“主权”。


现状

白宫吵架过后,泽连斯基去了欧洲,和欧洲政客们互相吹捧一番,调门唱得很高,说必须要拿回所有领土才能停战。法国和德国声明,欧洲必须摆脱美国站起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要掏8000亿重新武装欧洲,但马上又说这起码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了。可是俄乌前线每天都在流血,死伤2000人呢,谁能等到2030年呢?英国说要出兵,但加了个前提,就是需要美国作为坚强后盾。总之就是打了一通口炮,除了进一步激怒了特朗普,一无所得。


最近的消息是,乌克兰同意了美国的建议,暂时停战,现在就看俄罗斯那边的表态了。


在欧洲一无所获之后,泽连斯基终于服软了,3月5号说随时准备签矿产协议,说准备好了在特朗普强有力的领导下实现永久和平。但这个公开表态还不够好。我认为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会继续持非常强硬的立场,理由有以下几个:


1、乌克兰的腐败。


2、随着战争的推移,泽连斯基和欧洲主战派领导人的支持率在下滑。


3、俄罗斯所表现出的拉垮,让美国进一步放下心来,认为俄罗斯根本不足为虑。


4、特朗普真心认为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俄语区人民应该得到公投的机会,泽连斯基的寸土不让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萨克斯、艾利森、米尔斯海默等众多一流的地缘政治学家,甚至是已经去世的基辛格,都表达过不支持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的立场。


顺便说一下那个矿产协议:矿产协议是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一部分。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很清楚,说泽连斯基提出光签矿产协议不行,你还得有安全保障,这个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乌克兰一方知道这一点,理解这一点,也同意这一点——矿产协议就是安全协议的一部分。


泽连斯基之所以在白宫掀桌子,是因为在随后的领土谈判中,会有俄语区公投。公投真举行了,那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就是板上钉钉的,乌东也不可能都拿回来。泽连斯基不接受的是这个,而不是矿产协议。


另外,矿产协议本质上是美国政府想获得乌克兰战后重建的决定权,这是巨大的利益。乌克兰一直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重建这块大蛋糕吃不到,这也是泽连斯基所代表的强硬派政治集团很难受的地方。


未来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的讲话很重要,同学们感兴趣可以认真看,多看几遍。俄乌战争只是一个大变局的开端。美国会不会放弃欧洲盟友呢?万斯说,这取决于欧洲在价值观上能否与美国保持一致。这并非万斯危言耸听,看看欧洲各国的执政党,一片粉红,与美国共和党的理念已经相去甚远。


还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打起来之后,欧美发现俄罗斯没那么可怕。既然俄罗斯不是对手,那么特朗普乐得让俄罗斯成为逼欧洲右转的一个工具。美国国内呼吁退出北约的声音日渐高涨,但我认为美国的目标不是退出,而是逼北约成员国将军费提高到GDP的3.5%,甚至更高。这个目标,我认为美国会实现。而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韩国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日本废止和平宪法、重新武装已经是大概率事件了。


说完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一看国际秩序。


不论俄乌战争以什么为结局,也不论俄罗斯有什么理由,一个常任理事国,通过发动战争实质性地改变了国界,这将损伤联合国的威信。我认为美国退出联合国的可能性要高于退出北约。


至于乌克兰,在泽连斯基闹了这一出之后,它会得到一个比以前更差的结局。我猜俄罗斯会退回到2022年的边界,而不是2014年的边界。然后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乌东举行公投,克里米亚甚至可能不会获得再一次公投的机会。乌克兰当然会失去领土,只是不知道会失去多少。

当然,最极端的情况是,美国会同时退出北约和联合国,然后单独与一个一个的国家签订防务外包协定,从而让美军成为美国的一个盈利单位。这本来就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想做的事情。但是从全球目前的政治生态来看,这只是口炮,不是可选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