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灵官峡
文:雨辩
灵官峡位于陕甘交界之处的凤县,自古以来为秦陇咽喉之地,是嘉陵江上游的第一道峡谷,也是宝成铁路穿越秦岭的险段之一,国道316线和宝成铁路穿峡而过。峡谷东起凤县双石铺镇草店村,西至甘肃省两当县西坡镇,全长4.8公里,在凤县境内长约3公里。著名作家杜鹏程的一篇《夜走灵官峡》通讯,让此地妇孺皆知、名声大噪。
灵官峡集险、秀于一身:险,就暑沿路不断有绝崖峭壁,高愈千仞,石崖对峙,江水从中流过,最窄处仅十余米。抬头看天,只有一带之宽。 灵官峡的走向可分两条:一条是从峡口向西,经过关底下村二组,蜿延曲折至两当桥,向东北沿红崖河延伸,至关底下村一组下边的石拱桥而出峡,全长10余公里。本段全在凤县境内。另一条是跨过两当桥向西南延伸,直至琵琶崖,全长也10多公里。本段全在两当县境内。灵官峡景区是指以双石铺镇草店村灵官峡为基础,以宝成铁路文化和传奇探险为核心景观,以休闲避暑度假探险为特色,以宝成铁路文化主题公园为主要人文景观,以县城及景区内外各项公共设施与服务设施为支撑,涵盖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探险体验旅游资源的综合型旅游景区。
灵官峡峡谷全长6.6公里,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峡谷。 景区以峰秀水美、溪清滩碧、峡天一线、壁立千仞而著称,奇峰异石星罗棋布,山泉涧溪潺潺流淌,既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奇异的峡谷风光。春天山花遍野,江水如蓝;夏天满山绿荫,凉爽宜人:秋天遍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天青松傲霜,水落石出。这里气候宜人,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1.5度左右,是消夏避暑的绝好去处。
灵官峡以峰秀水美、峡天一线,溪清滩碧而著称,同时兼有雄险之长、奇峰异石、清泉涧溪之神奇妙幻,峡谷内各种植物遮天蔽日,林木花草生长茂盛,奇峰怪石星罗棋布,景色十分迷人,峡谷内两边山势陡峭,山上圆润奇巧的山石千姿百态,有的形如坐佛、有的好似卧虎、还有栩栩如生的“狮子峰”和形象逼真的“鸡上架”等。集险秀于一体,险表现在两边绝崖峭壁、高愈千仞、石崖对峙,江水从峡谷中流过,水流最窄处仅十余米,这里抬头看天仅为一带之宽,而铁路穿山而行于一座座隧道之中,有的地方隧道与隧道之间仅一桥之隔,火车刚出此洞又进彼洞,只见车身蠕动不见车之首尾,这是峡谷中一道绝妙景观;秀表现在一年四季各有迷人风光,春天山花遍野、江水如蓝,夏天满山绿荫、凉爽宜人,秋天遍山红叶、胜似春花,冬天青松傲霜、水落石出。灵官峡的夹石沟景色更是迷人,沟内为自然原始风光,林木藤蔓缠绕遮天蔽日,青山环抱苍翠可人,如果逆流而上,涓涓溪流时而从峭壁危石之上奔腾而下声势浩大、时而隐入地下潜入山石缝隙之中,夹石沟内谷静幽深滩清水碧、奇峰怪石姿态万千、山泉涧溪抛珠撒玉,丹霞地貌红崖斗险、"美女抱琵琶"、"神龟相对"、"石狮跳江"等自然景观栩栩如生,游人在这里的确能大饱眼福而流连忘返。一座红色岩石自然造
灵官峡里灵官村,它背靠山,传说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成仙”之地——登真洞。
《孔昌府志》曾有记载:“灵官峡中两山耸秀,一名曰‘南岐’,一名曰‘来仪’(即今凤凰山),南有鸑鷟山‘登真洞’,相传张果老修行登真之处。”
同为传闻中的“八仙”,《全唐诗》里收录的吕岩吕洞宾的诗作有四卷,张果老的诗作只有《登真洞》诗一首:“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踪不计春。野草漫随青岭秀,闲花长对白云新。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老神仙的诗作真的不沾一点烟火气,但诗艺实在平平,反而是诗后附的小传更加有趣:“张果,两当人,先隐中条山,后于鸑鷟山登真洞往来。天后(武则天)召之不起,明皇(唐玄宗)以礼致之,肩舆入宫,擢银青光绿大夫,赐号通玄先生,未几还山。”
在灵官峡,还有一位爱国诗人留下了他的人生履迹,他就是陆游。史书记载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陆游在汉中时,常身着戎装,曾有雪中刺虎的壮举。
在幕府任职期间,陆游时常穿铠甲、跨战马、手执长剑,“往者秦蜀间,慷慨事征戍”;西出散关、东出骆谷(今周至县西南)巡营瞭哨、探查边关:“朝看十万阅兵罢,暮驰三百巡边行”;夜探关中、收集情报:“结客渔阳时遣简,踏营渭北夜衔枚”;在关中抚慰大宋子民:“关辅遗民意可伤,蜡封三寸绢书黄。亦知虏法如秦酷,列圣深恩不忍忘”;诗人还在诗中记录了一次和金兵之间遭遇战:“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宋宁宗庆元三年冬,73岁的陆游闲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时,夜晚对着雪洒昏灯的景象,写下了《雪夜感旧》这首诗:
“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两当,即指今两当县。诗人曾经过那乱山中的古驿三折,还投宿于孤城小县两当。
除了夜宿两当驿,他还住过“黄花驿”。陆游《新菊·已过重阳十日期》一诗云:已过重阳十日期,菊丛初破两三枝。自怜短鬓萧萧白,不似黄花驿里时。
走过吊桥,整面石刻《夜走灵官峡》赫然入目,这篇文章,影响感动过几代人。石壁前,与等候多时的灵官峡景区吕总汇合,他为我们当起了向导。穿过正在建设的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小火车载着我们驶进隧道。火车与铁轨的摩擦声,以及墙壁上追溯历史的老照片,瞬间将我从现实剥离。耳畔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建设者们,在严寒酷暑中,跨越生死,用他们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完成天堑变通途的历史使命。那些不为人知的磨难,岂能靠想象与语言去赞美!
铁路穿山而行,隧首尾相衔,最窄处仅一桥之隔。火车刚出此洞,又进彼洞,只见车身蠕动,不见车之首尾,实为峡中一绝妙景观。就是一年四季。各有迷人风景:春天山花遍野,江水如蓝;夏天满山绿荫,凉爽宜人:秋天遍山红叶,胜过春花;冬天青松傲霜,水落石出,确实是旅行避暑游玩的绝好场所。
文:杨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