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里都有一个理想国,回答最多的是宋朝。
为什么是宋朝,在漫漫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军事上软弱,对外一再委曲求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的黄金时代。
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时代,这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美学时代。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稳定时期,颇有承平气象。商业繁荣,宋代在唐朝的基础上,迎来了词创作的最繁荣的时代。
《全宋词》中录有两万多首宋词,而宋太宗赵炅,宋仁宗赵祯都洞晓音律,懂音律的词人大量创作,宋词大量的写爱情、写离别、写闲情逸趣、写四时景物、写羁旅愁苦,音律的美、性情的美、文字的美,历经几千年悠悠岁月,一直传唱到今天。
我今天鉴赏的一首宋词是宋祁的《木兰花》,本篇为宋词名篇,作者因此篇获得“红杏尚书”的雅号。
宋祁《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gòu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早年跟哥哥宋庠在父亲影响下,勤奋读书,少年时就闻名乡里,分别称为''小宋''和''大宋''。但父母早早过世,兄弟俩过得非常清苦,一度寄居在舅舅家里。
兄弟俩寒窗苦读,双双参加省试,礼部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殿试时,垂帘听政的章献太后不同意,说历来都讲究长幼尊卑,弟弟怎么可以排在哥哥前面呢?
于是将宋庠定为状元,把宋祁定为第十名。民间仍然称誉兄弟俩为“双状元”。
宋庠、宋祁虽是亲兄弟,性格却截然不同,宋祁喜欢在家里大开筵宴,饮酒唱和;而宋庠喜欢在书院读书。有一年正月十五,宋庠正在读周易,听说弟弟点燃华灯巨烛,叫来众多歌妓,与众人开怀畅饮,就让亲信传话给弟弟,说你通宵宴饮作乐,奢侈到了极点,难道忘了十几年前,我们在州学靠吃腌菜度日了吗?
宋祁给哥哥回话:不知某年同在某处吃齑煮饭是为什底?宋祁的意思很明白,当年孜孜苦读,不就是为了今天的享乐吗?
说到享乐,很容易让人想起穷奢极欲,贪图享乐,贪污腐败联系在一起,官员一旦贪图享乐,那就离压榨老百姓不远了。
宋祁是有底线的。他虽享乐不假,却实实在在做事。
在宋祁外放到成都期间,他给成都人民做了大量大好事,大实事,在享乐之余,遍访民间,实地考察,写下一本极具史料价值的《益部方物略记》,这是一部优秀的古代生物学典籍,此书还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四川人做菜的烹饪原料、技艺等。有专家指出,川菜能够成为“八大菜系之一”,此书功不可没。
贪图享乐也没有让宋祁学术荒废。他年少成名,在中年,在巨贤辈出的北宋,他被钦点编撰《新唐书》,撰成列传一百五十卷,另外一位主要编修者是自号醉翁,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修撰《新唐书》以来,宋祁常常随身携带着书稿,晚宴过后,燃上名贵的檀香,绝色佳人研墨铺纸。准备停当,宋祁坐到书桌前,写上某某的列传,有些乏了,便命人撤去书案,摆上美酒,笙歌玩乐。
这一年初春,寒意不再料峭,和煦的春风渐渐,正是一年好时光。一首历史上最著名的词诞生了。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gòu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的上半部分,寒神退位,自东城吹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游春的人也多了,船夫慢悠悠地摇着小船的橹桨,水面划开一道道波浪,水波如绉纱一般,层层在水面上铺开。河边,拂晓的轻寒裹挟着如烟的杨柳,如织,在枝头俏丽绽放的,是那红艳艳的杏花。
浮生如梦,春光甚好,一个“好”字将宋祁因春天的到来而压抑不住地赞美之情,如下三句是具体描绘“风光好”,波纹好像在欢喜地迎接客人的到来, 杨柳也绿了,一句“晓寒轻”更是将宋祁心上的春意描绘地淋漓尽致,春天来了,怎么能少得了春花,前几句的铺陈,引出了千古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天来了,不仅有色还有声,它不是闹哄哄的“闹”,它是热闹的“闹”,它是生机盎然的“闹”,春天来了,无数的生命都鲜活起来了,它们在欢呼,雀跃,生长,好一幅生机勃勃,杏花怒放的景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当我们还沉浸在眼前这美丽的早春景色中,词的下半部分,宋祁却没有延续这热闹,而是有了一个大大的转折。
宋祁是清醒的,他不仅仅流连于这眼前的春色,他接纳着斜阳的到来,春天如同美好一样,都是短暂的,身居官场,世间人都羡慕其功名利禄,可这一切,不都如这夕阳会到来,皆是云烟,虽然世间的欢娱太少,也不要吝惜自己的欢笑,享受当下花间的晚照。
宋祁是活得通透的、豁达的,人很难放下曾经拥有的美好,总想着它一直属于自己,可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今天枝头开得正艳的杏花,明天一场雨,是不可奈何花落去。
宋祁后因病去世,临终前自己撰写了墓志铭,并亲自撰就一篇"遗戒",教儿子们照他的话去做。
"遗戒"中,宋祁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叫儿子们丧事从简,不要被当时风俗所左右,也不必按当时习俗请阴阳地理先生看风水,并且告诫自己的儿子,下葬用一口简陋的棺木,只要能保遗体一段时间即可。
他又具体交代了其他方面的事宜:"吾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为吏在良二千石下,勿请谥,勿受赠。"一切从简,他还怕儿子们不照自己的话去做,在"遗戒"最后,特意嘱咐:"若等不可违命。"
年少成名,一辈子位极人臣,追求了一辈子享乐,看清了人生,宋祁也是看淡了生死了罢。热热闹闹的一生,最后把酒劝斜阳共醉,这又有什么关系,他这一生,曾经像花儿一样,肆意地盛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