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整个人都是抑郁的,愤怒,不安和失望夹杂。
一个简单的故事,13岁的姑娘被作文老师性侵了。面对这种创伤,她救赎的方式就是爱上老师,爱他,就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也可以容忍他做的任何事情。但是爱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爱一个人会要求回应,然而老师不会给她情感上的回应,因为他不爱她,他仅仅是需要她年轻的身体。意识到这一点,让她更痛苦。她用感情换来的是背叛,这样的自救无疑是失败了,最终在长期的抑郁中,房思琪进了精神病医院。
而现实中的作者林奕含自杀了。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林奕含在采访中说,世界上最大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对于个体而言,这一点不夸张。她长期受到性侵的折磨,生活的压抑可想而知。
看过很多文章都在说林奕含的自杀,都在说性侵。这是一个值得全民探讨的问题,尤其林奕含还是在一个小姑娘的时候被老师性侵了。本该天真烂漫的时候,本该畅想未来,经历更好人生的时候,生命却因为一个男人自私的欲望而毁了。对于这样的罪行,宽恕是罪过,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才是对受害者的交代。
现实却是,性侵林奕含的老师童振宇会面对舆论的审判,但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讽刺啊。想到法律对这些人渣无能为力,就觉得影视作品中除暴安良的大侠真的是英雄。在电影《素媛》中,幼儿园的小女孩素媛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猥琐大叔性侵了,一个家庭就此撕裂,此后靠导管排便的素媛该怎么过以后漫长的人生啊。电影里看似美好的结局,一定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样子。可能,有裂痕的人生是——习惯就好。
如果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在遥远的陌生人身上,如果这样的事情就在身边,我们应该怎么办?
为什么林奕含最终也没有完成自己的救赎?
要勇敢的拒绝。让你的小孩学会对一切不舒服的人和事情说不,包括对家长说不。林奕含的性侵事件,如果她当初大声的拒绝老师,不惜嚷嚷,结果一定不会这样。
那她为什么没有嚷嚷,用老师的话说她太有自尊。其实不是有自尊,而是从小被观念束缚,那种根植于脑海的观念才是阻止她自救的障碍。她不敢自救,觉得丢人。她不能自救,因为这样别人会看不起她。她和妈妈说学校里有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她怎么那么骚”。书中另一个被性侵的姑娘试图自救,她的父母却在跟着老师去了一趟高档餐厅之后,就选择原谅性侵自己女儿的人渣。多么讽刺,多么悲哀的现实。
正是因为深知这些偏见,所以她不敢求救,只能自救。
然而一个从小被观念束缚,也深爱文学的脆弱的人,她的自救也显得苍白无力。她试图借由文学完成对自己的告解,却发现文学也只是迷惑人的东西而已。看房思琪的采访视频,深深的惋惜,美丽的,敏感的,善良的,聪慧的人,最后走向了自我的毁灭。生性敏感的人,不应该再爱张爱玲。文学作品只能增加生命的细腻,但不能完善自身。这个充满欲望的世界,钝感十足的人活得更轻松一点。
李银河说,将强奸罪当成一种身体伤害罪。如果大家都能这么认为,可能性侵之外来自社会的二次伤害会少一点。
不要将自己当物品,觉得被性侵就不完整,这是男权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咒念,将这种伤害看成一种身体的伤害,就当突然走在街上莫名其妙被别人打了一样。放下社会强加在你身上的执念,对自己好一点。而旁观的人群,也请多点尊重,少点歧视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