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养成记》读书笔记

这本书清爽而又细腻的文字,幽默而又童真的口吻,接地气的温馨搞笑对话,满满的生活气息,自然而真实,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更是所有女性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一边看这本小说一边勾起了小时候的好多成长的回忆,很多深刻的道理却用最普通的语言叙述了出来,不禁感叹作者的文笔真的很好。

也喜欢同名剧集。不过,两者几乎各自独立,剧里的陈嘉玲是主角,是焦点,是被观察的女性代表。书里的江鹅却隐在了背景里,成为了观察者和记录者。女性话题向来沉重。但江鹅真的是一个很懂得写过去的人,她总能找到轻松的触点,四两拨千斤地撩拨一下。每一篇都像一剂汤药,有治愈人心的魔力,而江鹅好似在另一个领域继续作为中药房家的孙女女儿发光发热,为读者带来温暖。

摘录:

小孩子在忙碌的大家庭活几年,就会知道“乖”分成两种,“自然乖”和“用力乖”。大人喂我吃东西的时候,我正好肚子饿,所以打开嘴巴吞下食物,那是自然乖;明明不想吃,却还是顺应大人的要求迅速吞下食物,会需要一点服从意志或忍耐的力气,叫作用力乖。

媳妇可以有很多种,女人不是只有“用力乖”的命运。这个世界上有努力学捏菜包的媳妇,也有知道该上哪个馆子点铁板牛柳的媳妇。不光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就会有选项。

也许是太早学会装大人样讲话,大家特别容易忽略,那个年纪的我还只是本着天性贪图怀抱与慰藉的小孩,也或许是,在他们自己的成长经验里,怀抱与慰藉从来不是正当需要,家里的大人们,对于把我培育成随时可以独立自救的人,向来非常同声一气,关于求存,他们只教我最有效的。

纯然由心底自生出来的求知欲,像是从体内蔓延出探索的触手,带着不知道危险为何物的全然安全感,试图在游走间触摸到答案。

在人生中,出现时机恰到好处的食物,往往会成为记忆里面无敌的味道。

深厚的感情基础让我和阿嬷终究恢复良好的祖孙关系,心里即使明白对方的爱在某些方面会有界限,并不妨碍彼此在其他方面互相付出。

只是她抱着一样的盼望往老里活,而我逐年地验证,她的失望来自于把亲厚寄望在长距离之外。令她感到满足的家族团聚越来越短,次数越来越少,直到她离世。多年以后,我为她感慨没有更珍惜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感到安慰,并且让自己活在更容易获得的满足里,直到来不及。

人世原来是重逢的少,别离的多。

家人的节俭习惯,把我制约成偶尔与同侪脱节的人,虽然我的节俭标准相较于家人,已经是刻意迎合都会生活的改良版本,但是每当我在物质享受上,察觉脑中有“道德上限”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远处的他们活在我的身体里。大概是这个原因,我并不讨厌那个偶尔不合时宜的自己。

社会气氛像是那句“爱拚才会赢”,每个人都在玩“九十九分的努力”集点活动,因为不知道“一分的幸运”究竟会不会发生,只好超额储蓄点数备用,才能在万一幸运没发生,多余的努力点数也补不出成功的时候,名正言顺发一场针对老天爷的脾气。像这样勉励自己勤奋苦干的理由有很多,允许停下来休息的正当性却很少,少到好像只有一个,那就是生病。

尽管有病痛,但是忽然可以合情合理地放松和任性,好像人生苦行课的下课十分钟,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诡异交错

人活着总是会遇到这种发生后才知道会发生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该哭的时候掉下眼泪,也或许,哭过很多次以后,人终于会没有眼泪。

正在认知世界的孩子经常听赞,或是经常觉得自己差人一点,大概也会铺出完全不同的自我信心和人生道路吧。

要以成人的姿态在这个现实社会活得如意,并不容易。学历未必能够保障出路,但是没有学历更难找路。

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起应付时代的荒谬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