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大人
07
风流不见秦淮海
秦观也踏上了北归的路,经过藤县时,他饶有兴致地游览了当地名胜华光亭。
晚上睡觉还梦见自己填了一首词,第二天醒来时说给别人听。
大约是讲得有些口渴了,他想喝水,谁料当把水取来时,秦观只是看着那碗水笑了笑,就在这笑声中,一代才子溘然长逝,终年52岁。
作为一生师友兼知己的苏轼,同病相怜之余,更有一份默契。当他听到秦观去世的消息,不胜悲戚,仰天长叹说了句“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他把秦观的那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题写在了扇子上。
清初的王士祯听到这个故事,不禁叹息道:“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
秦观和苏轼,人生遭遇类似,都是官场失意客,但两人的心境和性格却迥然不同。
苏轼豁达豪放,拥有一份随遇而安的心性,不管外面风雨多大,他自岿然不动。
到了惠州那个瘴气横行的地方,他依然乐呵呵地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份豁达是秦观不具备的,在气质上也缺少苏轼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韧劲。
客观地讲,秦观的抗打击能力有些弱,他属于“想不开”的那一类文人,脆弱而敏感,因不得志而抑郁寡欢。
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忧伤,使得他的每一首词,都弥漫着浓雾一样的忧愁。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上片写晨起之感和室内之景,语言幽婉而含意深邃。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在轻淡之中,带着一颗极为纤细锐敏的心。
他并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深情的倾诉,也没有放纵自我的豪兴,更没有沉湎往事的不堪。然而在秦观的笔下,对情意的表达,却达到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仿佛这个世界上,他是最伤心的那个人。
王士祯对他的评价是:“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08
两情若是久长时
在大家的印象里,秦观是专业写词的,但是翻翻他现存的所有作品,词作不过100多首。
而他的诗作,则有400多首,他写的文章也有200多篇。
其实,从数量上来说,他写的诗文要远远超过他写的词,但为何他的词更有名气呢?
因为在北宋词人中,秦观是以独具善感之“词心”而著称的作者。
诗和词还是有点区别,诗以言志,但词主要是描摹心情,借景抒情。
秦观天赋极高,有一颗敏锐、善感的心性,再结合一生的苦难经历,凝集成一种词境。
后来的冯煦在《宋六十一名家词例言》中说:
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简单说,就是秦观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灵,词心是内心深处发出的真实、独特的感知,不可强求。
但秦观的作品,也并非都是离情别绪的伤感之音,他也有讴歌美好生活,境界高亢的经典。
千百年过去了,人们在吟诵爱情的时候,总是绕不开秦观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向来不陌生。
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到当朝的欧阳修、柳永、苏轼等都有吟诵这一题材,大都毫无新意。
相比之下,秦观这首格调不凡,高下立见,该词一出,立刻秒杀所有写七夕的诗词。
常人都对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哀婉感伤,只有秦少游不落窠臼。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即使一年只能相会一次,也好过那些在人世间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与其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吵架,相见还不如怀念呢?
相爱的两人,即便相隔千里之遥,也会心心相印,彼此挂念,身远在天涯,心却近在咫尺。
这就是少游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每个人都想要一份若只如初见的爱情,不惧时空,不畏过往,能歌经受生活的磨难而矢志不渝。
不管曾经多么激情似火,每一份爱情都将归于平淡,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相濡以沫的才能相伴到老。
愿你不负此生,和挚爱的人走到永远。
麦大人现已成为官方授权推广专员,通过购买麦大人专属链接简书会员,您将额外获赠:年度会员35个简书贝,尊享会员500个简书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