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荐:《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阅读推荐:《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编著:干国祥

作者简介:

干国祥,男,生于1969年,浙江绍兴人。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成员。另有何戟卒、宁怀山等网名和笔名。

自1988年起,从事山村中小学教育达15年,负责中小学语文、自然、社会、美术等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学校行政、教科研管理等工作。

曾任《教师之友》、《教育科研论坛》编辑,先后在教育在线等论坛担任版主和总版主,从事教育网络管理、教育创作和教师培训等工作,意在打破教育理论话语与教育实践话语的隔膜状态。

加盟新教育实验后,主持新教育研究中心理论和课程研发,在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及理想课堂的框架等领域,都有启发性贡献,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所建树。

治学以道家和禅宗为源,多年来广泛涉猎西方哲学、心理学,自称儒家子弟,现致力于儒道经典的再阐释。

出版作品《破译教育的密码》等,在《人民教育》、《南风窗》、《教师博览》等杂志发表各类文章多篇,先后在《成长》等报刊开设个人专栏。

推荐理由:

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实现“有效课堂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所介绍的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是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项目组在综合多门学科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最为重要的教学元素,经过反复提炼、修改、实践确定出的一个“理想课堂教学基础模式。”这个框架,与我们平常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首先,它多了“教材解读”这一块,教师要对教材有较为清楚的理解,了解“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加上了“预习作业”这一项。预习是确保学生拥有真正的独立学习机会,有方向的预习是确保学生的学习朝向高处的。

然后,教学过程又细化为教学版块和个体学习清单。这一点也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特色。

在这个框架和干老师的进一步阐述中,我们会清楚地了解到,左手教,右手学。也就是说,左手栏作为教师主导的集体的教学流程,右手栏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从个体学生的角度,为完整的独立学习做谋划,并对个体学习,尤其是重要知识技能部分的学习做出规定。

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课堂教学过程被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在第二章“理想课堂三重境界”这一部分里,作者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告诉读者,在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的基础上,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从而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第三章是“有效教研范式”。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有效教研范式是真正把握有效教学框架的支撑系统。针对教学中真正的问题,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后,通过课堂探索、观课记录和集体评议,来进行同题异构或再度探索。

本书是新教育实验三大项目之一“构筑理想课堂”的项目用书,适合广大教师、教育和科研工作者阅读。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攀登理想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