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佛系热潮来势汹汹,大有带入2018年的趋势。当人们谈论佛系是,总离不开“好的”“可以”“没关系”。佛系青年怎么都行,不太走心,看淡一切事物的生活态度,引起人们褒贬不一的议论评价。
他们说佛系是一种符合社会形态的生活态度,因为物欲容易得到满足,不需要过多的争取,同时,随和的态度也被认为易相处,对于社交是重要的基础。但不支持佛系的人却认为佛系青年不上进,没有追求,是在虚度青春,在积累资本的年纪拿着随和,不走心的态度挥霍。
比起《芳华》里的刘峰,放弃组织给的考大学机会,美曰其名为别人更需要,我更喜欢《爆裂鼓手》里安德鲁和弗雷彻追求极致的偏执。
应当怎么讲,放在我身上,佛系是一个很贴切的词。当人们热衷于往自己身上贴标签时,他们会很惊喜的发现,又有一个词可以让别人记住他。但这一次,我却想摆脱它。一位老师在与我们讲话时提过:“他不要安排我们做什么,而是希望我们能和他沟通我们想做什么。”这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倘若佛系青年以一种随意心态对待工作,学习,那么他必然不能创造有意义的事物,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任务,并非心血。
同学与我提到2018年的生日不能与家人一起度过,说实话,我的心里没有惋惜,想说过不过都一样——但这一句佛系青年的话语被我扼杀在喉咙。我没有办法想象这句话会带来多尴尬的氛围。后来我跟她说,没有家人,你还有我们。
2018,离家的时间会慢慢变长,与父母相聚的日子会流逝的格外的快。所以每一次离家时,都得再看一眼他们的容颜,认真点,走心点把他们新染的白发,日渐憔悴的脸色刻画在脑海里,在离家的日子里慢慢回忆。
2017年,是极度痛苦的一年。这一年里经历了高考前如同抑郁的魔怔,巨大的心理与身体压力让我回想时心有余悸,泪流满面。2018年,但求不佛系,走点心,承担得起更大的压力。
每一年、每一月伊始,朋友圈,微博总会陷入“请对我好一点”怪圈。从前还会点赞,但渐渐的发现比起小清新,心灵鸡汤,还是毒鸡汤有实在意义,可能再过几年,毒鸡汤也拯救不了腐败麻木的灵魂了。
所以2018年,该说些什么呢?
跟他打招呼吧,不佛系的,用尽全身力气的告诉他:
比起生活的苦涩,你更喜欢苦涩过后的回甘。
你的肩上还有风,风里还有闪烁的群星,希望群星璀璨,你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