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的征程中,锻造一支善听实干、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好干部不仅要有远见卓识,更需将“民声”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在“善听”中明方向,在“实干”中求成效,方能凝聚磅礴力量,推动事业前行。
民声是社情民意的“源头活水”。善听,首要在于放下身段,以真诚谦逊的态度,广开言路,倾听八方。这不仅包括掌声与肯定,更在于勇于接纳批评甚至“吐槽”。往往那些刺耳的言辞、尖锐的反映,直指工作短板与民生痛点,是发现问题、优化治理最珍贵的线索。若只择“好音”而听,对问题掩耳盗铃,便如同蒙眼行路,不仅难以洞察真实需求,更可能让小隐患演变为大麻烦。因此,好干部必须主动深入基层,搭建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乐于、善于从群众的“牢骚话”、“质疑声”中捕捉真实需求和治理难点,做到兼听则明、闻过则喜。
倾听的落脚点是行动。若只听不干,或行动迟缓,再动听的承诺也是空谈。群众最看重的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好干部必须具备将“耳中听到”转化为“手中干到”的执行力。对于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要立说立行、高效解决;对于长期存在的复杂问题,要深入研究、精准施策、一抓到底。必须将群众的“不满意”视为工作的“风向标”和“责任状”,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回应关切。唯有如此,才能将隔阂转化为信任,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真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尤其需要用好群众声音这面“镜子”。这面镜子,能照见政策得失,检验工作成效。每一位干部都应常照这面镜子,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主动查找不足,勇于自我革新。对镜中反映的问题,要深刻反思、坚决纠正;对镜中映照的智慧,要虚心学习、积极吸纳。通过持续的反躬自省和改进提升,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当干部都能正确对待监督、积极解决问题时,自然能赢得更多理解与支持。长此以往,积极的“好声音”会愈发响亮,和谐的主旋律将更加昂扬,这无疑是自贸港建设最需要的舆论环境和民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