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岁10个月,姥姥经常给她唱儿歌,背唐诗。很快,她就可以口齿不清的背诵几首简单的诗词。
我很是惊喜,于是找机会,在姥姥教给她一首新的唐诗《春晓》时,我开始观察她是怎样学会的。
姥姥开始朗诵时,因为不熟悉,她并不开口,而是盯着姥姥的嘴巴,看姥姥是怎么发声,口型是怎样的。朗诵完毕,她会要求姥姥再来一遍,不断不断的重复。
然后,她试着跟姥姥一起朗诵,一开始,只会最后一个字“……晓,……鸟,……声,……少”,即使只有这么四个字,她也欢快地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给她鼓掌,如果你在忙别的事儿,她还会提醒你。
一两天后,她背下来的内容变成了每句诗的后三个字,同时,不再要姥姥跟着她一起朗诵了,她要自己背。再过一两天,她开始尝试背诵整首诗,也会有记不住、记岔了的时候,但是,没关系,她笑一笑,重新再来一次。慢慢的,一首完整的诗就能背诵下来了。
接着,大人的无奈就开始了,她会一遍又一遍的背诵,背诵完毕,又要求鼓掌,把这当成一个游戏,乐呵呵的玩儿起来。
观察完后,我惊奇的发现,这个由她自主控制的学习过程,不正是各类学习方法的书籍里所提倡的嘛。
她所学的东西是朗朗上口的儿歌,是一些很简单的诗词,例如《春晓》、《咏鹅》、《静夜思》等,学习任务难度适中,属于我们常说的,走出舒适区,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范围。
在她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有足够多次数的练习,不管是姥姥的重复,还是她自己从一个字到三个字,再到一整句,一整首的重复,都给了她足够的练习机会。
每当她背错的时候,有家长在旁边纠正,告诉她哪里错了,也会带领她学习正确的。而每当她背诵正确时,也有我们毫不吝惜地掌声。她能接收到各种正面的负面的反馈,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最后,由于家长的引导,她非常快的纠正错误,没有任由错误持续下去。
我们小的时候,都知道名言名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长大后有人告诉我们,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再后来,又有了一万小时定律,只要你练习一项技能达到一万小时,就能从平凡变得超凡。
而实际上,真正能起作用的练习应该是有方法的。
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能收到反馈,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会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更不消说掌握的非常好,能达到顶级水准了。
侄子两年多前开始练习网球,那时他已经快15岁了。最开始,只是在周末去一个普通教练那里练上两天,尽管他很努力,很勤奋,也只是练成了业余爱好的水平。
去年,他去了一个很有名的网球学校。这才是蜕变的开始,名师教的练习方法,让他进步飞快,不到半年时间,他就从业余水平达到能参加比赛,再到能在比赛中拿个名次。现在再和以前的小伙伴们一起打球的时候,已经能明显看出差距。
虽然他不是一个有天赋的选手,身体条件也并不比别人出色,但是名师的正确练习方法依然给了他足够的帮助。
体育训练如此,脑力训练也是如此。
江苏卫视的节目《最强大脑》中,全是脑力达人。比赛结束后,好几位选手都开设了课程,教大家如何正确的进行脑力训练,才能向他们靠近。这就说明,想要达到像他们一样的水平,不仅仅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应该是正确的训练方法。
想到女儿学儿歌和唐诗的过程,与这种有效的练习方法不谋而合,小朋友们没有学过各种方法论,但却能自主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方法。这不得不让我感叹他们的潜能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