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
你无缘无故的感到愤怒和伤心;你觉得放松下来尽情玩乐很难;明明是花钱买一个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却很难获得愉悦,相反却是犯罪感满满;你很难建立起自信积极的自我形象;
有时候你不喜欢父母的某种行为方式,却发现自己与父母如出一辙。与父母的意见不同会让你害怕;你感觉你的父母用威胁或者令你内疚的手段操控你;如果父母不高兴,是你的错;无论自己做什么,总感觉对父母有所亏欠。
那么可能你拥有一对有毒的父母,而你成了一个中毒的孩子。
我们平时行为处事的方式,我们的困惑与愤怒,我们的矛盾与纠结,可能并非出自与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美国的苏珊福·沃德的心理学经典作品《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能够帮助你明确这些困惑,解答这些问题:你的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苏珊福·沃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她的著作有《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情感勒索》等。她的文章被翻译成了1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她自己也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
《原生家庭》这本书问世后,雄踞《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4周,全美销量超过200万册。帮助了很多茫然痛苦,不知所措的深受原生家庭不健康关系困扰的人们。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并非控诉父母,而是在于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然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重新掌握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一.不做有毒的父母
《原生家庭》用详实的案例为我们划分了5种有毒的父母类型,分别是: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我的婚姻出现了问题都是因为你!”,我们说这就是很典型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类父母将自己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比较敏感,经常容易自责,他们会变得很乖,因为他们不想失去父母的爱,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人格处处讨好父母,长此以往,他们不知道如何定义自己,唯一定义的标准是父母的感受。
不称职的父母
不称职的父母往往会有一群早当家的孩子。有些父母自己还没有长大,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好生活中的事情,将原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失去了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被迫承担起生活的重任,父母和孩子的身份错位。孩子没有积极的榜样,他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会将家庭的错位关系转移到伴侣身上,所以伴侣的无责任心也就毫不奇怪了。
操控性父母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则是典型的操控性父母。他们借你的能力不足,社会经验缺乏等理由,用感情,金钱等手段,利用子女的同情心,内疚感等情感,操控着子女的生活:你的家庭装修,你的工作地点,你的择偶观念等等。他们的操纵背后的语言其实是:你错在长大,让我们变得孤独寂寞。操控性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会有些模糊,他们很难独立,成为拥有健康独立人格的个体,家庭的边界模糊,他搞不清楚有些需求究竟是自己的还是父母的。在中国现有的社会看来,更多的则是反映在婆媳矛盾中,那些无所作为的“妈宝”们。
酗酒型父母
酗酒往往和暴力相结合,孩子的内心往往是痛苦和愤怒相结合。酗酒的影响是恶劣而深远的。酗酒的父母大多不知道责任心为何物,在酒精的麻痹下,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暴力成长下的孩子们和不称职父母的子女们一样,往往早早就独立了,他们甚至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与他们对酒精怨恨的想法南辕北辙的是,因为早年的家庭氛围提高了他们容忍的阈值,能够接受常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他们把容忍和幸福强行联想成因果关系,他们往往找到的伴侣也是同一类型。
言语虐待型父母
“你怎么笨的像猪一样?”“你太矮了,你的相亲肯定以失败而告终。”这些言语往往会以玩笑的形式被包装起来。小孩子是无法分辨玩笑还是真相,这些言语暴力缺乏逻辑,从而小孩子根本无法辩驳。长大后,这些孩子会将自己的人格建立在他人的判断上,他们自卑,敏感,甚至将自己的自尊交付到他人的手中。
父母的行为就像一粒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灵,从而影响孩子之后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有毒的父母对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视而不见,甚至拒绝孩子们想要改变现状的行为和想法。如果遇到指责,常用的手段是否认(伴随的情绪是发怒),掩饰,推卸责任(伴随着的大多是哭泣),沉默。有毒的家庭体系会将子女的人生变成高速公路上连环相撞的车祸现场,一代流毒到下一代。
二.不做中毒的孩子
如果文章开头部分的内容引起了你的共鸣,那么你有可能是无形中被伤害,而不自知的中毒的孩子。如果想摆脱有毒家庭体系,必须要先审视这个体系的观念,其次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并且采取行动。
理解家庭的体系和观念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家庭里那些从未说出口却已经形成的习惯与规矩。比如说“厨房就是女人来的地方”“做任何事必须要经过父亲或者母亲的同意”“大的孩子要无条件让年纪小的孩子”,这些观念要求你盲目的顺从,甚至要牺牲自我,以满足家庭的需求。
“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体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家庭成员作为个体,拥有多少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度,健康的家庭推崇个性,个人责任和独立,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满足感和自尊心;有毒的家庭不鼓励个人表达,每个家庭成员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思来。这样的家庭制造了混淆不清的个人界限,不分彼此的家庭成员。”
正确的处理情感
正视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情感是来源于外界的反映,其实情感是来自与我们内心的观念。
当你意识到自己受到伤害后,你必须明确,受到伤害的人无需承担一切责任。
将责任还给应该承担的人。受害者心里往往住着两个小孩,一个躲在墙角哭泣的小孩,一个在外掩饰自己假装坚强的小孩。第一部,你需要蹲下去,拥抱那个受伤的自己。释放自己的情绪,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因为当你对父母怀有强烈的情绪时,你就仍然赋予了他们伤害你折磨你的权利。曾经在一台脱口秀上,一位主持人要求一个被遗弃多年的孩子原谅他的父母,女孩泪流满面的拒绝了。这个女孩正视了自己的情绪,首先是被遗弃的愤怒,然后是失去亲人的悲伤。
“我认为上帝想让我好起来,而不是让我原谅。”
寻求情感独立
正视了内心的情感后,要寻求情感独立,这里的情感独立并非要与父母割裂关系,而是忠于内心的想法。自我界定不等于自私,不要混淆这两个概念,否则会开启我们所有的内疚感。
“如果我说了真话让你难过了,很抱歉,但那不是我的责任。”
寻求情感独立,脱离父母的情感掌控后,就可以着手进行“对峙”了,让父母认识到当年对你做的行为,承认他们伤害过你们。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先进行“非辩护性练习”。
所谓的“非辩护性”练习就是不要解释,争辩,而是采取如下的对话方法:
“哦,是么?很抱歉我伤害了你的感情,但我无能为力。”
“好的,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认为这不对。”
勇敢对峙
对峙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复父母,惩罚父母,寻找补偿,而是要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从家庭的欺瞒,伤害和谎言中走出来,重新定义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峙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最好是通过写信的方式,因为可以修改到自己满意的地步。如果原有家庭关系固执到无法改变,作者建议选择放弃,重新开始生活。
《原生家庭》一书将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问题的根源找到,并且给予破解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不断被原有家庭的文化、观念、家庭关系影响。作者并非让我们去指责父母,而是要认清问题,学会疗愈,从而做好自己。希望被问题困扰的我们,在读过此书后,建立起全新的形象,拥抱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公众号,知乎,头条号:HFLZ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