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别人尚在欢腾时,偷偷躲进房间,远离喧嚣;
总是在别人尚在梦中时,悄悄醒来,享受片刻宁静;
也总是在宁静的清晨,早早醒来,沉浸在自我舒适区。
人间纷扰,我亦独往。
喜欢读三毛传,对她的一切感同身受。理解她的敏感与孤独,也理解她的与世诀别。
看到一句点评“喜欢读三毛的你,是不是也跟她一样,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偶尔觉得与这世界格格不入。”
是的,的确如此,人生在世,常被世俗所累,终日应付不喜欢的人或事,反到冷落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从三毛的生平中,找到了共鸣。远离喧嚣,追逐内心是真正的快乐。
只可惜,在与荷西的相处中,他带给了三毛一生的“热闹”,在他死后,繁华落幕,三毛已不会再与孤独共处。在焦急中,迫不及待的想抓住一切平复内心的救命稻草,最终成了催命符。
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世间所有的不平凡都在孤独中创造。
作家钱钟书用两年之久,远离社交,闭门著书,写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围城》。
越无人识越安闲,出自齐白石的一首诗。画家作画是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画家都是远离浮华,淡于名利,坚守艺术“寂寞之道”的本心。
心门打开就打开了,被热闹占据后,可能会感到一丝的欢喜。但是热闹过后将会是一场无边的孤寂。无法调整内心就无法安于自乐。
周国平说:“当一颗心在低劣的热闹中变得浑浊之后,它就既没有能力享受安静,也没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欢。”
所谓热闹是自我麻醉,如酒过三巡,浑浑噩噩,丑态百出。
岂可谓真正的狂欢乎?
在一期节目中歌手尚雯婕被节目组安排的惊喜感动的蹲在地上大哭。因为见到了曾经一起参加超级女声的伙伴。但是她却被声讨了,许飞质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和她们联系?为什么快乐的,难过的事不与她们分享?是放弃了她们的友谊吗?隔着屏幕可以感受到尚雯婕的有口难辩。
她说,她独处久了,每天除了必要的做节目,练歌,就是睡觉,不联系并不代表她对这份感情不重视,不珍惜,相反她反而更加看中她们的感情,只是不喜欢在不足够珍贵的时刻曝光。
独处久了的人,感情更细腻,情感更丰富,可能表达成了她们的障碍,被误会时更会像一只惊慌失措的小白兔。
安静久了,心灵会无比透彻,眼神也炯炯有神。
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一本书,就会在书中遇到知音。画一幅画,心中的天地就会跃然呈现在纸上。四处走走,心灵会被大自然的声音洗涤。
独处的时光让一个人可以用来增值,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如果你也恰巧喜欢独处,不必在乎别人的想法,不必强融于热闹,也不要觉得是自己出了问题,因为这是你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