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在面临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的严峻形势下,仍然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满足于现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夯实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的振兴。
一、农业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这一指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基层工作中,我们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和资金投入等手段,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同时,要注重农业结构的优化,发展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二、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这启示我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注重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的改革。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的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还包括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要求我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走绿色发展之路。同时,要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四、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同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总之,“三农”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