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小年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一般被视为年的开端,这个时候年货差不多已经置办齐全,家家户户坐等过年。
可是很奇怪,这几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没有花花绿绿的装饰,也没有挨家串门的热闹,好像少了那种久违的仪式感和期待感。
小时候,一到腊月就开始置办年货了,一过了腊八,家里天天蒸汽弥漫,香气弥漫,那是年的味道,让人晚都幸福的睡不着的味道…
那时候穷的像孙子,但快乐的像个爷!
而现在呢?连最起码的期待都没有了,不再想过年穿什么新衣服,得多少压岁钱,也不再想着放鞭炮,贴对联,甚至春节联欢晚会都不感兴趣。
过年的盼头就是那一周的假期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还是因为过了那么多新年,大家都累了、倦了,以前那么多的新年活动,现在都已渐渐离我们远去。
好怀念那时候的我们,怀念那时候单纯快乐的时光。
年画篇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就是贴年画,以前人们在屋子里做饭总会把屋子熏得黑黑的,所以过了腊月二十三,大家会对房子进行大扫除,贴上喜欢的年画。
大家小时候好像都喜欢那种颜色鲜艳的,有冲击力的年画,要说色彩丰富,当属武强年画了。
产生于燕赵大地的武强年画,出自北方农民艺人之手,带有燕赵人民粗犷豪放的风格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堪称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被西方艺术家誉为“东方圣经”。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刚才也说到了,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是武强年画最大的特色。
除描绘的墨线外,一般有3到7种套色,色彩丰富夸张,风格爽朗明快。就像这《八美图》的配色,大红大绿,张扬又喜庆,谁敢和武强年画比鲜艳?
这幅《金龙献瑞》是小编儿时最喜欢的年画,只是因为它很大,术语来说就是构图饱满。你能够看到的整个画面几乎都被填满,体现出一种丰满富足的感觉。
年画常以世俗普遍接受的吉祥物为代表,以谐音、喻义、象征等艺术手法,表现老百姓祈福求祥的美好愿望。比如人们熟知的“连(莲花)年有余(鱼)”、“喜(喜鹊)上眉(梅花)梢”......
窗花篇
小时候过年另一项喜欢的活动就是贴窗花,窗花是奶奶亲手剪出来的,有“福”字,还有生肖,各种花......真的很漂亮。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窗花原本是立春节气时,人们迎春的方式。为了迎春,中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
在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此后,春节贴窗花的习俗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人们在春节期间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其实,不管是年画,还是窗花,
都已经是回不去的小时候。
那时候,年是挨家串门的热闹,
是一家子人聚在一起的欢乐,
是期待已久的年夜饭和联欢晚会,
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溅的一挂小鞭儿。
如今,年是超市里的拥挤,
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谁都吃不下,
是天南地北的奔波,
是黑夜当做白天的混乱。
生活越来越好,
可那份年味却离我们越来越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年味被一点点尘封在儿时的回忆里。
我们没有办法回去,
只能珍惜现在,往前走。
你有什么过年难忘的记忆吗?
欢迎分享。
文章首发于微信订阅号“艺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