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于悦读
最近两天读了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第1页——第143页,主要讲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这一主题,其中有两点触动了我。
01: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书中“你能被提拔就怪了”的案例,引发了我的深思,这种不带思考、恶意的评价,我们大部分人都可能对家人做过。
案例中,张先生公司准备提拔几名中层经理,他也在列。当天一回到家,张先生就告诉妻子这件事情。但妻子还没听完就打断他说:“得了吧,你人缘那么差,那么不会处人际关系,你能被提拔才怪了。”
张先生立马就火了,“你神经病啊!你怎么知道我人缘不好?”
随后,二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导致严重的后果:张先生不想再跟妻子说话;张太太以拒绝过夫妻生活惩罚先生。
心理医生做出了疏导,其实张太太在以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认为自己学历、职位都比先生高,指点他是应该的。她太想给对方建议,从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
然而,相较于“解决问题”,“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当家人满怀期待地跟我们畅想未来,分享他的喜悦时,若我们一盆水泼下去,那杀伤力会是相当强大的。
其严重后果就是打击对方的积极性,阻碍家人之间的有效沟通。
因此,在我意识到自己也存有这个问题后,当先生再次跟我信心十足地做人生规划时,我没有再敷衍几句或出言不逊地打击他,而是尽力做到认真倾听,并鼓励他的想法。
我不能用自己一贯的思维做出反应,在他刚说出想法时,就感到不屑或急于否定他。
用心感受对方的心理需求真的很有效果,做了调整之后,我发现夫妻关系比之前更和美了。
02: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不管多么敬爱父母,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不管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我们,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人。
一般婆媳关系不好,无外乎婆婆把儿子看得比丈夫重要,待儿子结婚与她分离时,心里就会特别难过。从而容易吃儿媳的醋,才导致与儿媳矛盾重重。
如果双方发生矛盾或争吵时,儿子企图两边做好人,只会让矛盾升级。而若他明白婆媳两人将他作为争夺对象,他就会做出正确的处理,用行动证明他把夫妻关系放在了第一位。
或者在二人争吵时,直接走掉,没有了争夺对象,也会逐渐淡化二人之间的矛盾。
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受到伤害时,无疑做父母是又心疼又着急。
然而,此时也正是考验夫妻关系是否健康的时候。
畸形的夫妻关系会在第一时间互相指责对方,认为是对方没有带好孩子才导致他的受伤。这样下去只会让双方关系更加紧张,没有例外。
而正确的做法是,先照顾好对方的感受,让本来自责的另一半心里更好受一点。
所以,不将孩子看作最爱的人,才是促进夫妻关系健康的关键。
记得刚谈恋爱时,先生就说过,“以后你只能和我最亲”,当时我还笑他好傻,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他说的无不道理。
他曾经是那么说的,几年来也是这么做的。因此,我从没为婆媳关系而烦恼过,公婆也一直待我亲厚。
婆婆来家里照看孩子,也从未有过大的矛盾,她一直强调让先生多让着我,并帮忙维持我们夫妻的和睦。
当父母或子女需要用时,无疑我们会冲在第一位,这无可厚非。但我们应时刻记得,陪伴我们最久的还是身边的另一半。她/他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如此,每个家庭的夫妻关系才会更加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