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是最被人轻视但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情绪。我记得我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读各种名著,必要时还要写读书笔记。
我至今都认为读书笔记是一种自发行为,而不应该被强制要求去写。往上推敲,读书也应该是一种自发行为,人们应该引导而不是强制。中国青年变得不爱读书有很多原因,绝大数人将其归咎于信息时代的必然弊端,例如快节奏生活与碎片化生活。但横向比较,世界都处于信息时代,而中国的读书率并不能让我们引以为豪。民族中,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本,国家中,美国是50本,日本40本。信息时代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都大同小异,但中国的指标却是不足5本,这样巨大的差距难免会让人对于“快节奏迫使”论产生怀疑。
我并不喜欢做读书笔记,读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作业或者工作。人们之所以能从书籍中学到东西,是因为他们读进去了,陷入了小说里迷乱的人物风云,或散文中优美的诗情画意中,而绝非工具性质的剖析。而人们之所以能读进去,是因为被书籍吸引。强扭的瓜不甜,强读的书无用,即便面前的书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人们也不会去读,甚至愿意读《霸道总裁和他的小娇妻》。
读书的急功近利便是如此。当名著的价值一再被功利性淹没,人们对其的抛弃也是必然的。我们应该尊重书籍,尊重作者,并接受书籍的冷漠。现在一些书都十分热情,总想着题目抓眼,开头抓眼,像一个迎面扑上来索吻的女郎,只有一时性爱而无长久爱情。
关于纸质书最大的争论在于,它是否应该被取代。
电子书的范畴越来越广,质量也良莠不齐,但得益于电子信息的快速传播、低廉的价格与盗版的盛行,使得电子书备受青睐。但电子书大多是叔本华口中的劣书,他对此十分鄙夷,称其为“最有危害的毒药”。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当下,精神补给品的质量却与其成反相关,依赖就会因此产生。很多人热衷于低劣的网文小说无法自拔,原因是因为网文小说能带来直接的快感。
另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电子名著读起来更难受。名著本就是需要思考的文字,很多富有思想与情节精彩的片段都是靠着大幅片段所呈现的,在手机屏幕上,甚至需要翻好几页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这就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之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当代文学要想在信息化时代生存,首先要学会的是迎合公众的阅读习惯。但这件事情放在一二百年前是绝无可能的。取悦大众的弊病在于创作者不在自我,这一点,文字工作者最受冲击。文字作为感悟难度最高的艺术形式,它必须要接受人们思考的懒惰。
必要的创新是可行的,网络文学已经蔚然成风,并且有许多网络文学作者的作品非常出彩,例如却却、郭羽。但人们对于纸质书的放弃让人倍感遗憾。纸质书并不是所谓的“落后事物”,相反,在这个时代,纸质书更为宝贵,只是人们并未意识到。
现如今,独立书店成为了众多城市的必备特色,南京有先锋书店,北京有韬奋书店,全国还有像西西弗、 樊登读书等连锁书店。独立书店成为了新世纪文艺青年的避难所,抛除一些拍照打卡的人,独立书店成为了逆潮流反大众的典型案例。
但疫情期间,独立书店受损严重,巴黎、南加州、南京……全球各地的独立书店陷入倒闭危机,美国的弗罗曼书店甚至请求民众与社会各界帮忙才能继续经营下去。不过,人们对此纷纷支持,而如此义无反顾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条难以忽视:
人们看到了纸质书的价值。
一些朋友跟我说,说自己之前热衷于看电子书,有一次在手机上看完了川端康成的《古都》,觉得写的太妙了,就有一种想买纸质书收藏的冲动。等到买到后,又看了一遍。那一整天他都陷入一种痴迷中,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
即便我把鼻子都贴到京都的古墙上,也没有读完纸质版的《古都》那般接近京都。
读书最被忽视的仪式感就是翻页时书的惊动。当电子书横行后,人们才珍视它。翻页是文学的呼吸,纸张带有文学的体温。唯有此时,文字才会真正进入人的心,“人物风云”与“诗情画意”才会被人所吸收。
但仅仅靠独立书店或个人感受,纸质书依旧很难生存。
美国对阅读格外重视,上到总统下到作家都去投身于全民阅读计划中去,从克林顿到小布什,从“阅读挑战互动”到“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美国的拯救阅读行动已经实施了快半个世纪。
英国同样,“阅读起跑线”计划、“读者发展”活动、“快阅读”活动……为了保证阅读可以延续,英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纷纷发力。
国家对于阅读的支持极为重要,如果没有国家支持,阅读会成为一个消亡的悲剧。在这个迫切需要精神慰藉的时代,书籍是一个灵丹妙药。
世界需要能触碰的文学,现在,纸质书与人们互相需要彼此,文学与读者也互相需要彼此,而文学爱好者,也有必要将这种需求告知大众。一部分为了私欲,所谓“志同道合”,一部分则为了热爱。毕竟,在这个割裂的世界,文学是为数不多可以黏合创伤的药膏。
by 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