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1.第45页主要讲:第六方面,课程实施中第(一)点教学建议的第二点和第三点。
2.“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这一句话说非常精妙,一线的语文老师是课标的执行者,所以他们对课标精神的理解深度决定了他们的课表执行的力度和落实的程度。在这点上,要通过各种的培训方式,对一线老师进行深度培训,有的地方甚至用考试的形式对老师进行要求,虽然严格了一点,但确实是最落实的方法之一,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真正自己亲自去阅读课程标准,仅仅听一两个讲座是不容易落到实处的。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课标,才能“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才能做好“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3.“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句话理解到了,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每一个学段总有那么一些相似的能力要求,这些要求在不同的学段,它的深度是不同,这就体现了一种螺旋式发展的规律,好像他们的要求表面上相差不大,但是从内部的思维方面却有所提升,这点老师要明白,同时还要给学生讲清楚,否则的话,有些学生就会有厌学情绪,老师还是讲的那些知识,部分学生因为不重视而在这些知识点上,没有真正的提高。比如说我们在初中的时候,让学生再次看四大名著,有的学生就说我早就看过啦,结果一问:他看的是图画本,而并不是原著,原来看过的许多情节,他根本就不熟悉。但是在他的心中感觉自己没看了,没必要再看了,这种心理不解除,这部分学生在高年级就要吃大亏,有不少聪明的学生就是不懂得知识的螺旋式发展而这样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我们一线老师在衔接年级,一定要做好学生这方面的思想认知工作。
附【原文】
六、课程实施
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教师要明确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关注不同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学习任务群在不同学段的连续性和差异性;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难度,组织学习活动。根据学生需求提供学习支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学习经验,发展未来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