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粽叶飘香。这一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文化基因的传统节日,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党建工作的深刻内涵。当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交相辉映,党务工作者应从端午习俗中汲取智慧,以“包粽”的巧思、“竞渡”的劲头、“佩艾”的警觉,在城市党建的实践中书写为民答卷。
以“包粽”之巧,织密党群“连心网”。包粽讲究将糯米、馅料与粽叶巧妙融合,才能成就美味。城市党建亦需如此,将多元治理力量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党务工作者要化身“织网人”,主动下沉网格,通过“民情走访日”“板凳议事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家长里短”,梳理“需求清单”;联动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资源清单”;推动需求与资源精准匹配,制定“项目清单”。以“三张清单”为抓手,把党组织的服务精准嵌入群众生活,让党建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将零散的治理力量凝聚成守护群众幸福的“暖心粽”。
以“竞渡”之势,跑出治理“加速度”。龙舟竞渡时,选手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劈波斩浪。城市党建同样需要这种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党务工作者要发挥“头桨”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机制。在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建立“党建联盟”,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方资源;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推动城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以“竞渡”的昂扬姿态,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治理效能。
以“佩艾”之思,筑牢廉洁“防火墙”。端午佩艾,寓意辟邪祛秽。党务工作者当以此为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党建工作,通过“廉政党课”“警示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让廉洁意识入脑入心;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服务群众、项目推进中严守纪律红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姿态,维护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公信力,为城市党建工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