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溪纪事:(040)老街追忆(二)旅店,等不到的回信

      下朝阳桥左转,沿秦溪西行,第一家是通元旅馆,三层的现代建筑,至今犹存。当时,主要招待来通元做小生意的和出公差的人们。

      记得有位修钟表的王师傅,硖石人,是这里的常客。他是父亲的老友,住在二楼,我夏夜纳凉时常常在朝阳桥上看他窗户里影影绰绰的人影。那时,常犹豫着是不是上去玩,或许会有水果、零食见赠,但最终一次都未成行。

      前几年,已经八十多岁的王师傅专程来通元寻访老友。期间,我说起此事,老人大笑。说当年父亲几次请他收我为徒,但他在旅馆窗口常常看到我在桥头就着路灯看书,收徒的心也就渐渐淡了。

      旅馆西行,隔壁二层楼的现代建筑,就是邮电局。乡人约定俗成这么叫它,其实可能只是所,也可能是支局。谁也搞不清楚邮政、电信的分分合合,只知道那里能信函、包裹、汇兑、电话、电报、报刊。

      集镇居民结缘邮政、电信甚早。早在清朝末年,镇上已有邮政代办业务;民国初年,集镇已开通电话,虽然仅有一台。建国后,邮政业务发展迅速,但电信却步履蹒跚。可能受到技术限制吧,到八十年代初期,整个通元镇电话用户仍只有100余户,而且是手摇的磁石电话。

      邮电局,在我记忆深处,只有儿时攥着口袋里积蓄了一年的几张毛票,到柜台询问《少年文艺》征订费后的沮丧与无奈。

      也许,这里还有那封永远等不到的回信。有人说,从前,车马慢,书信远。但在不通车马的江南水乡,更让等待变得遥遥无期。那年,从这里寄出生平第一封信,……

      作者的话:童年的故乡,最是乡愁。且行且书,跟我走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金神镇的地名来自远古的金神墩,该墩子位于广渡庵南面嬉子湖湖汊(今天的龙眠河末端)的西北岸上,它之所以称为神墩,是因...
    金光大道朱应明阅读 927评论 0 2
  • 故乡,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梦中的街市,依然熙熙攘攘。 想来,阔别故乡已有三十余年。每次回乡,通元老街...
    文生修道阅读 768评论 3 44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07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2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89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