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之前,先引用某个年轻导演的一句评论:
电影导演本来就是要在思想与预算及时长之间平衡与妥协的,这是基本的专业修养。
毕竟你们在放飞思想的时候,花得可都是别人的钱啊。
说结论:这是一部因“胡波之死”而被封神的三流剧情长片。
如果导演不死,那它关注度和口碑一定不会如此虚高。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用毫无意义的长镜头,夹杂着糟糕的叙事和苍白的隐喻,经过导演狭隘的个人风格串联起来后,最终呈现出来了让人如坐针毡的四个小时的观影体验。
我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好值得追捧的。
而现在给我的感觉像是什么?
每个人都像是《皇帝的新衣》里,那些不想被看出自己蠢的官员太监,试图拼命地过度解读来给自己找补,凸显他们的文艺情怀,截至目前,我看到最可笑的一个隐喻是:
影片的人物声音都小,听起来若即若离的,皆是为了体现人物的隔离感,那种巨大的隔离感凸显出的茫茫绝望,大量的留白让人闷得喘不上气,串联起来,压抑地让人不能呼吸……
我就笑了,写这个影评的人,你怕不是郭敬明附体?
我告诉你,为什么声音小?因为受限于成本,现场收音的质量奇差。尤其是车站买票那一段落,是把摄像机塞包里在车站购票大厅偷录的,你说——这效果能好到哪儿去?
这四个小时纯粹就是为了不同而不同,每一个细节(甚至演员的表演)都是为了丧而丧,毫不克制地用最低级的手法宣泄和渲染情绪,真的太装了。
当然,如果文青们愿意花时间去解读和辩解,那这四个小时电影的中的每一秒,都可以变成压抑和绝望,都可以变成生活的垃圾场,都可以变成人间不值得……但说真的,没必要花四个小时,剪成一个半小时的标准电影时长,就像《哭声》一样,只要你们乐意,一样能够看到你们想看到的那些东西。
完全不受影响。
而我就因为在知乎上表达了我对这影片的反感,就被人说“艺术鉴赏能力差”——说真的,看这片子需要啥“艺术鉴赏能力”?
老头牵着狗走了一分钟,是孤单;打电话等接通一分钟,是等待;收拾东西收拾一分钟,是犹豫;一个人发呆一分钟,是迷茫;最后大象的嘶鸣声是对生活无奈的怒吼……
这破玩意儿谁看不出来?就如同王小帅说的那样:
“你以为别人是傻X,看不出来你那要表达的肤浅的东西?”
最后,我试图还原一下文青们对这部影片的观影过程:
文青小明从朋友圈里看到了胡波之死的文章,便对《大象席地而坐》充满了无限的好奇,等有了资源后,就第一时间瞻仰,坐在电脑前看了半小时后,困顿不已,心说这片怎么没吹得那么神呢?这个人走路走好久了,不就走个路吗,至于一直跟着拍吗?哦——我了解了,这是为了体现人间的艰难以及人物的踌躇……可真的好无聊啊,唉,别管了,忍着耐性再看会吧,毕竟文艺片都这样。可这俩人说得都是啥啊对话太无聊了,至于讲这么久么?哦——我又了解了,这是一种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讨论……
于是,四个小时过去后,文青小明收获了一堆隐喻,又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女友背叛、考试挂科、跟人干架反而被胖揍一顿等等),文青小明感觉自己就像那头关在笼子里的大象,他终于难以压抑自己的内心巨大的绝望,狠狠地流下了两三滴伤心的眼泪,并在朋友圈里发表一番人间不值得的感慨,然后将此片推荐给身边的周遭好友。
第二天,文青小明高兴地问朋友小郭,你觉得这片怎么样啊?小郭摇摇头说,拍得太差了。小明一听,忙嘲笑道,你这艺术鉴赏能力不行啊,这么棒的片哪里差了?于是小郭一二三四地列举起来,刚列举到四个小时的时长,小明就打断小郭,说你不知道,拍这个电影的导演为了保证这个影片的完整性,最后都自杀了呢,你想啊,这要不是一部好影片,那导演干嘛要以性命去维护它啊?
是,小郭说,我知道胡波死了,可这个电影他确实拍得很差啊……
呸!小郭没说完,小明就失望地吐了小郭一脸吐沫,说,你这个人啊,太浮躁了,不适合这部影片。
呵呵,是,我浮躁,我艺术鉴赏能力低,那我就问问你们:
你真看到皇帝穿衣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