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协议
网络是用于信息的传输与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到网的信息都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网络传输数据具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被称为协议,HTTP就是规则中的一种,而且是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协议
HTTP协议是网络协议的一种,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简写
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的内容就是超文本的标记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它是TCP/IP协议之上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定义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交换数据的过程以及数据本身的格式
HTTP协议是一种单纯的网络传输协议,采用的是请求/应答的方式传递数据,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应答(响应)
HTTP协议的约束
- 以什么格式向服务端发送数据
- 以什么格式来接受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 以什么格式来反馈数据给浏览器
- 以什么格式来接受服务器的反馈
2、传输原理(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查阅资料夹杂着一些自己的理解]
所谓三次握手,就是指在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发送三个包,主要的目的是连接服务器指定的端口去建立TCP连接,并同步连接双方的序列号和确认号并交换TCP窗口大小信息
客户端和服务器的传输过程,一般是无状态的传输方式,无状态的传输指的是你第一次去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并不会记住这次请求。
TCP三次握手原理
- 发送端首先发送一个带有SYN(synchronize)标志地数据包给接收方。
- 接收方接收后,回传一个带有SYN/ACK标志的数据包传递确认信息
- 最后,发送方再回传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表示’握手‘结束。
简单理解就是:第一次告诉服务器,传输密码标识过去,让服务器知道你是谁,然后服务器通过第一次传输过去的响应回来,响应成功,第三次便可以告诉服务器你需要什么数据了。
模拟过程.png
TCP四次挥手原理
TCP的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客户端或服务器均可主动发起挥手动作,在socket编程中,任何一方执行close()操作即可产生挥手操作。 - 第一次挥手:Client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Client到Server的数据传送,Client进入FIN_WAIT_1状态。
- 第二次挥手:Server收到FIN后,发送一个ACK给Client,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与SYN相同,一个FIN占用一个序号),Server进入CLOSE_WAIT状态。
- 第三次挥手:Server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Server到Client的数据传送,Server进入LAST_ACK状态。
-
第四次挥手:Client收到FIN后,Client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给Server,确认序号为收到序号+1,Server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简单理解就是第一次客户端告知服务器需要请求的数据请求完了,第二次相当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个收到,第三次相当于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个关闭信号,最后客户端关闭,通道关闭
模拟过程.png
3、HTTP交互的特点
- 浏览器给服务器发送数据:一次请求
- 服务器给浏览器反馈数据:一次响应
- 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响应
对了,网络传输都是数据流,而数据流都是二进制数据传输
4、HTTP状态码
http协议规定的服务器响应数据时的状态编码,就是状态码
1开头的
表示普通消息
2开头的
- 200:响应成功
3开头的
- 301:永久性重定向
- 302:临时重定向
- 304:使用缓存
4开头的
- 403:权限不足,无法访问
- 404:资源找不到
5开头的
- 500:服务器代码有错
- 502: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有错
- 503:服务器崩溃
5、DNS域名解析
第一步:检查浏览器缓存中是否缓存过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第二步:第二步:如果在浏览器缓存中没有找到IP,那么将继续查找本机系统是否缓存过IP
解析过程
-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的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它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查询。
-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的迭代查询。迭代查询的特点: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第一步.png
第二步.png
6、响应头
6.1、响应的文件类型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字符串编码,node默认的字体编码是utf-8,浏览器的编码,默认是系统编码,简体中文编码,就是GBK编码,因此会出现乱码现象。
6.2、响应的内容的长度 Content-Length:
值是数字,字节的长度,一般不会设置,返回的内容就是个单纯的值
6.3、解决跨域的响应头设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可以通过这个响应头解决跨域问题,设置为*
号即可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res.end("<h1>今天星期几</h2>")
6.4、HTTP响应的不同数据类型
HTTP中使用MIME类型代表文件的类型,服务器具体返回各种数据的能力,但是返回数据时,应该告诉浏览器返回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文件
MIME类型:文件类型的表述
- html:对应的MIME类型是text/html
- jpg:对应的MIME类型是image/jpg
- png:对应的MIME类型是image/png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text/plain;charset=utf-8",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