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了很长的时间读了简书首页推荐的诸多文章。浏览的这段的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们大多数人的简书是什么样子的。
读到最后,其实也想明白了。
学到的是成功人或者说半成功人的经验、方法。作者们列举的很简单,也很详细,看时很认真,默默在书单上添加了推荐的书,再过几天,看的还是自己爱看的那几本,再过几天,终沉落书单底部。等到朋友要我这文艺青年再去推荐书本的时候,我又笑笑,推荐给朋友的这几本其实没怎么看过。这么说,又有几分检讨自己的意思了。
但又是最现实不过的东西,这个时代,到底纸质书还能被我们用心读多长时间呢。我想没有人能给出确切肯定的答案吧。看过一篇一个人整理出的书籍的文章,两年读完200本书,下面的评论是满满的质疑与不屑。其实蛮心痛的,这个时代的我们,说的不好听一点,真的有大把的时间做了无聊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吧,看了很多要珍惜,要感激的电影、书籍。难道真的只是当时的冲动吗。生活中、网络中、陌生人中的你我,又是否能做到呢。我们为何看到一样东西,或者说一篇文章的时候,第一感觉想到的是他那里不好呢。
谈谈我眼中的简书吧。
去年十月份接触简书,也算是邂逅吧。半年的时间里,没写多少文字,也没有爆文,没有多少看众,关键是我也不在乎这些,看的文字总比写的多几倍,做到这个我已经很满足了。写作是种享受的事情,随心、随手的文字,读来洒脱,足矣。至于日更,培训班,我觉得作用不大。文字的好坏绝不是用数量就可以弥补的。这些可能会给你的文笔带来一定好处,但要记住,我们写的文章是用来看的,是用来让人看了舒服的,是美的享受。说这些就足够,无需多讲。到现在半年,这双懒惰的手与心蠢蠢欲动,文字是要磨练的,更需要体会,人生百味,我尝则畅。
写到这里,还是要感谢简书,感谢提供这样好的平台供我酣畅。不知道还能在这里写多久,但,我喜欢,喜欢自由的文字,干净的文字。
2018,遇见更好的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