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还原了与女儿的沟通实录,可以说,整个过程中,我努力让她愿意去做有挑战的事情,并享受完成之后的喜悦,因为希望她成长为一个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
成长型思维的研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她也因此获得了教育的最高奖项“一丹奖”,这项研究也迅速的席卷美国各类教育机构、学校以及家庭。
那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我们来看原书中的一段话:
【R阅读原文片段】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I重述原文】
两组孩子,因为研究人员的不同反馈,就做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一组愿意继续挑战更难的任务,而另一组则为了维持自己聪明、棒的样子,而放弃挑战,只愿意去做简单的事情。
是什么样的反馈,会引起孩子们如此截然不同的选择呢?
一组孩子在第一次完成拼图后,听到的表扬是类似这样的:“你真棒,你简直太聪明了,真是天赋异禀。”
另一组孩子得到的反馈是这样的:“你拼的很认真,又耐心又细致,并且很认真的观察每块拼图之间细小的差异。”
这样不同的反馈,引导孩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孩子们不同的选择。
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他们更重视努力的过程,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影响下,他们更愿意去挑战新事物,从中获得满足、获得收获,这对他们而言是最大的快乐。
而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他们重视结果,重视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因为他们在乎的是对方对自己的评价,即自己是不是显得聪明、有天赋、很棒,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孩子们不愿意去挑战困难的事情,万一失败,就不能再得到聪明的夸奖,他们的快乐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肯定。
如果我们再从动力的角度分析,就会发现,成长型思维的人因为努力的过程而开心,享受克服困难的喜悦,如果失败,他们会从中总结教训,找到不足,继续学习,获取进步。对他们而言,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喜悦同等重要,同样令他们愉悦。如此一来,孩子越完成有挑战的事情就越有成就感,越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就越有动力,形成良性循环,正反馈。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的喜悦其实是依赖于他人的肯定,如果不能得到他人积极的评价,他们会沮丧、会崩溃。这样的依赖模式,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控制的权力,而把机会交给了别人,如此孩子建立起来的是“他尊“。
这让我想起《正面管教》里的一段话,关于自尊的解释:
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孩子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他尊”,而不是“自尊”。
所以说,思维模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固定型思维。他在当初考大学的时候,与同村的伙伴商量说:“咱们家就没这个大学命,还是别费劲了,考中专吧。”结果那年的高考题比中专简单多了。但其实以父亲的水平,即使难他也是可以考上的。
固定型思维让他在没有努力之前就给自己下了定义,限制了一个框架,这让他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这对他而言是多不公平的一件事,但这恰恰是他自己给自己设的限。
本杰明把人分成两类,好学者和不好学者,可以说,恰恰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让人们有了这样的区分。毕竟如我父亲那样,重复完成简单的事情,或者压根不敢去挑战,他就很难学习到什么,不知不觉中错过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人类天生其实是喜欢学习的。
我们想想孩子学走路的时候,他跌倒了摔疼了,就放弃不学了吗?没有,他下次可能会扶着床或者扶着大人,或者踏稳第一步再迈第二步。
可以说,每个人从出生,就喜欢做有挑战的事情,而且他面临的还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学走路、学自己吃饭、学说话,这哪件事情不是完成从0到1的突破。
那么是什么把孩子从好学者变成了不好学者呢?
答案还是思维模式,我们给予孩子的反馈,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形成了成长型思维或者固定型思维,而这也让孩子慢慢变成了一个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所以,当孩子寻求我们的反馈,或者我们主动给予孩子反馈时,不要只是仅仅给予你很棒、你很厉害、你太聪明了的回答,而是认真夸夸他努力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好像在嘴上装了一个拉链,习惯的话到嘴边,却要硬生生忍住,因为有些话不能随便对孩子说,当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却值得,不仅对于孩子,我们成人自己也会获得进步和成长。
因为,育儿就是育己,期待与更多爸爸妈妈一起,开启升级打怪的自我成长之路。
关于上次实录的思考就到这里,最后,请大家思考一下,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给自己设限?你说过哪些代表成长型思维的话?又有哪些话你觉得是固定型思维?欢迎大家写下你的评论,我们来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