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格尔尼卡》是在初中的美术课本里。开学初,课本刚发下来的时候,随手一翻,就看到了这幅画,我还依稀记得它是在页面的左下角,初见时极为震撼,扭曲的人脸,瞪大的双眼,支离破碎的身体,以及那朵不知名的小花,战争的残酷第一次以这样无比现实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谁是毕加索,战争也不过是爱国主义教育中那些冷冰冰的伤亡数字和英勇事迹,《格尔尼卡》却告诉了我战争的另一面,在热血报国的背后,还有大批失去家园和亲属的普通人。
留学意大利,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这幅画第二次给我以震撼。图书馆的一整面墙上绘着一幅巨大的《格尔尼卡》,它不再是美术书左下角的一幅小小的插图,而是以一比一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我仿佛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场景中,粗犷而荒凉,远处炮火连天,断壁残垣中,传来孩子的惊叫和母亲的哭喊。我并不知道那一牛一马到底暗喻着什么,我只觉这牛头马面,正是地府里前来勾魂的使者。
前段时间看陈丹青的《局部》,讲到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蓦然回想起初见《格尔尼卡》时的感觉。不同于《格尔尼卡》那淋漓尽致的愤怒,《流民图》显得更为真实细腻,带着一种无奈,一种欲哭无泪的麻木。它更像是一曲哀歌,唱尽国破家亡,唱尽流离失所。初时的愤怒早已在辗转中渐渐耗尽,剩下的,只有绝望,深不见底的绝望。
年少时满腔热血,恨不生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惜不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抗战剧里人物们大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们见惯了战火连天的年代里家国破碎的愤怒,却很难看到普通人苟延残喘的无奈,那样真实,那样无可奈何。《流民图》向我们展示这样的真实,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顾虑和牵绊,嗷嗷待哺的孩子,步履蹒跚的母亲,少不更事的弟弟,孤苦无依的姐姐,还有家里仅剩的那头毛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抛下一切。战争毁掉的越多,剩下的那些就越显得珍贵。战火连天的岁月里,哪怕颠沛流离,日子还是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