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怎样让孩子的进餐过程变成一个对孩子身心发展有益的学习的过程呢?
让孩子自己喂自己
大人喂孩子吃饭可能真的看起来很干净利索很卫生,其实,如果孩子已经能自己拿起勺子往嘴里送食物来,你再多去孩子手中的勺子,一口一口喂他们吃,看似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你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进餐的学习过程。
看看下面让孩子自己吃饭,而不是大人喂吃的六大好处。
孩子自己吃饭的好处
大多数宝宝在6个月左右已经会自己吃东西了。他们知道把装满食物的勺子往自己嘴边送,也会用手指拿着东西往嘴里送,甚至可以用吸管或者杯子喝水了。
当你注意到你的宝宝已经有这些行为时,大可以放开更多的自主权给孩子,让他们自己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
一 丰富的感官刺激
让孩子自己吃饭可以给孩子丰富的感官经历。进餐时间对幼儿来说是感官最为丰富的经历。食物不同的口味,不同的气味,不同的口感,触摸,感受食物,尤其是粘稠的,凌乱的,有水分的食物,都能在孩子进餐过程中给予最大的感官刺激。这些早期的感官刺激,让孩子明白,哦,原来这些感觉怪怪的东西是没有危险的哦,原来还很好吃!:)
二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幼儿尤其是2-3岁的孩子,其实很渴望能够自主,独立做事,如果这种自主权没能充分被给予和肯定,可能会通过发脾气或者叛逆的行为来挑战父母的耐心。当孩子吃东西时把自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决定一口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完,满足了孩子这种“自己做事”的自主的需要。就算大人拿勺子,也得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进餐时间给孩子这种自我主导可以避免让吃饭时间变成不愉快的经历。
三 抓握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孩子坐在那里,拿着勺子,缓慢地追着到处乱跑的食物,笨拙地从碗里舀出来,这是锻炼宝宝的手指抓握能力的好机会。食物,是比较小的,安全的,能让孩子操控的东西,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宝贵的锻炼孩子小小手指精细动作的机会。
四 身体的自我意识发展
让孩子自己喂吃的过程,宝宝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嘴巴在哪里,手臂该用多大劲儿弯到什么程度才能把勺子送到嘴边,怎么样才能把沾在嘴唇的东西舔干净,怎么样两只手一起抓住杯子等等,这些技巧的掌握,都需要宝宝的大脑协调运动系统以及感官处理系统。每天的进餐过程也给宝宝提供了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身体协调以及意识发展方面受益终生。
口肌的发展
大人喂宝宝吃饭的时候,我们倾向于把食物尽可能地放到宝宝嘴巴里面,食物该去的地方,辅助宝宝把食物从勺子或者我们的手中吃到食物,并帮他们擦干净。但是,当宝宝喂自己的时候,他们通过不断地尝试,感受嘴巴张多大才能放进勺子,怎么样闭上双唇把食物从勺子上吃干净,怎么样把一口食物从嘴唇搞到牙齿/牙龈来咀嚼,怎么样舔干净嘴唇,怎么样擦掉感觉粘在脸颊上的食物,怎么样双唇和舌头配合才能喝杯子中的水……这都是锻炼宝宝口肌能力的大好机会,而口肌能力的发展和宝宝的言语能力也是有一定关联的。
让孩子自己吃饭,利大于弊。
当然,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可能吃得满脸满身甚至满地的食物。但是,孩子从收获的东西,要远远大于那一点点的messy。吃饭前给他们稍微准备一下戴上围嘴,地板上铺点东西,旁边准备好拖把,让孩子尽情地享受这个丰富的感官刺激过程吧。
国外专家非常鼓励幼儿喂吃过程中让孩子自己自主进行的messy eating。他们认为,大人在喂饭过程中不停地给孩子擦嘴巴,不停地用勺子帮孩子抿嘴巴,对幼儿来说,是非常不舒服的经历。允许孩子在吃饭时搞得满脸满身满地到处都是食物,让他们自己用手指去触摸感受不同食物的口感和质地,可以为孩子以后能更容易接受新的,不同口感和质地的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大人能利用孩子吃饭的时间,跟孩子对话,情感交流,那吃饭时间也是孩子学习语言,发展认知理解能力,发展社交能力的关键时间。
如果孩子只是在吃饭的过程中弄脏了自己,随他们去吧。当然,如果发现孩子有“玩”食物的倾向,说明孩子需要更多的感官刺激输入,那么,可以让他们用手指玩其他感官刺激游戏来满足这种感官刺激的需求,也不要觉得孩子会玩食物,所以要大人喂吃。
一句话总结,当你夺去孩子手中的勺子喂他们吃饭,当你不停地在孩子吃饭时擦去孩子脸上沾着的食物时,你可能只是收获了一件干净的衣服和一片干净的地板,其实,你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美妙的学习和感官体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