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散文|一切都变了

已经很多年没回中国了﹐中国在我的记忆中似乎已成一个遥远的梦,但又是那么梦系魂牵,令我念念不忘。我渴望回去看看我出生与成长的小山村;重临读过书的学校,在校园沿着旧日的足跡,缅怀学生时代青涩淳朴的情怀;我怀念家乡特产的美食﹐也挂念国内认识多年,还难能可贵保持联络的朋友……一切一切,都好像在向我招唤,按捺不住的回国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纽约的朋友笑我得了思乡病,我承认自己得了思乡病,而且病得不轻。

朋友和亲戚在信中、电话中无数次向我描述了国内的变化,但当我亲身面对时,才发现这变化远远超出我的意料之外。我曾经读过大学的省会城市,通了地铁,城市版图扩大了几倍﹔原先校园所处的僻静城市边缘区发展成了繁荣热闹的市中心区﹔到处高楼大厦耸立,大兴土木﹐一派欣欣向荣。我为这发展而欣慰,却也怅然:眼前的这个城市已不是我想念中的城市,它现代化﹑摩登﹑时尚,朝世界上最发达城市的模式发展﹐也越来越没了自己的特色。回读过的大学一看,我们以前上课的系楼、住的宿舍都已拆除了。朋友说﹕ “这个城市天天都在变样,我在这里出生,成长,都找不到归宿感,更何况是你?”

与城市的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相比﹐乡镇却是清闲冷落得多。乡下老家的村子以前有十几二十户人家,如今出国的出国,搬到城里的搬到城里,只剩下几户长住了。剩下的也是老人和小孩﹐年轻力壮的都到城里打工赚钱去了。以前这村子是多么热闹呀,我还记得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在巷子里穿梭追逐,一路撒下爽朗纯真的笑声。我一直觉我们村子美丽得就像世外桃源:清一色的青砖楼房,围绕村子有农田﹐菜园,果树,榕树,竹林……村后青山环绕﹐村前小溪缓缓流过。如今却是残墙断瓦﹐杂草丛生﹐冷冷清清的死寂与荒芜。

村前的小溪呢?我是迫不及待地赶着去与它相见的。记忆中的小溪流水清澈见底,岸边是细白的沙滩与青绿草坪。小溪曾经是我们儿时玩耍与度过美好时光的地方:在溪里钓鱼,捉虾,摸蜆,洗澡戏水,在沙滩草坪上追逐、翻跟斗。我还沉浸在小溪往日的美丽,眼前的景像却使我吃惊:沙滩与草坪已被摧毁﹐不复存在,溪水泥黄浑浊,岸边一遍泥泞,无法下脚……真是相见不如不见﹗ “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问村里的人。“回来的一路上,你没看到新建了许多楼房和新筑的公路吗?用的沙子都是由我们这河里挖的,一直有几条船专职在这河里挖沙子……”有得必有失,原来现代化建设是要付出破坏大自然为代价来换取。

小镇上的电影院曾经是我最爱去的场所。读中学时,紧张学习之余﹐与朋友看一场电影是难得的轻松和最大的享受﹐种种情形﹐想来还好像在昨天﹐历历在目。奈何﹐电影院却已经废弃闲置了。日落时分﹐和友人在电影院门前走过﹐寂静的老城区﹐仿彿一切都已凝止﹐只有我们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旧街道中﹐格外清晰﹑悠长。朋友告诉我:“现在的人不是忙着赚钱就是闲着打麻将,没人看电影了。要看也只是看廉价的盗版碟,谁还进电影院看?”

一切都变了,中国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中国,也不是我想像中的中国。倘若回国是為了寻找记忆中的旧事物﹐注定是要失望的。前尘往事已像断线的风箏﹐飘落迷失在某个隐密的角落﹐无法寻找得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