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2

第一部分:随笔&感悟


(1)


昨天比较精彩的文章,有”创业家“公众号刊登的,


雷军在小米投资年会上的讲话,


当你”极度“认真工作时,才能扭转人生。



(2)


很真诚,不矫情,


初心和使命感以及行动力合三为一的时候,迸发出来的就是对于工作的极度投入和热诚。



(3)


可是我们都是普通人,


并没有那么强的愿景,以及一天12小时,甚至一天16小时在工作上的投入,热情。


多数人的身体,多数人的家人,多数人的初心,都不会支撑自我成为创业者的类型。


我们也很清楚,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雷军发表胜利者感言或者讲话,可能台下已经躺倒了成千上万个创业者的尸骨。


而我们本该用那些时间,更好的陪护家人,守护孩子成长,


取得次一级的甚至次N级的,更大概率的成功,


以及最重要的,平衡。



(4)


有种逻辑谬误叫做,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这个被驳斥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这东西的别名有很多,比如"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所以不能必然得出,我只要极度努力工作了,就一定能够成为雷军,绝对能够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


每个人只要凌晨三点起床,一天奋斗18小时,就能成为乔布斯。。。。。。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向前,



因为我们有方法论。



(5)


所以当自己确定不能胜任创业者类型时,可以做的是改良。


比如“专业改变人生”。



逆转是个逆袭概念,本质是革命,表征流血,牺牲。


而改变是个渐进过程,本质是方法,和时间的复利。



全文未完,待续。



文中大量观点碰撞于成甲的《好好学习》,以及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质量体系的逻辑理念和过程方法。


我比较反感于死读书,方法论是底层逻辑,本该被广泛运用和改善我们的人生。





第二部分:专业精读




2018-4-2 足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