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顶礼膜拜


揭秘西藏灵魂藏香师 134


修路、造房子当然也很重要,

但是留存不了几十年。

可是藏香文化已经传了千年了,

藏香文化更加重要。


2015年6月11日,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氧气已变得非常稀薄。天空洁净湛蓝,不可思议得如同琉璃世界一般。仁青德哲背着去世亲人的骨灰,来到了拉萨的甘丹寺。这一刻,他终于完成了自己曾发下的愿心:在自己制作藏香十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从家乡四川阿坝出发,磕长头至拉萨。

在没做藏香之前,仁青德哲为了替父还债,每天清晨起床,蹬着三轮车卖蜂窝煤为生。一次卖煤途中,他了解到当地有一位善制藏香的老师父。当时出于学得一技傍身,养家糊口的想法,便拜在了这位老师父的门下。这一次拜师是仁青德哲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便与藏香结下深厚的缘分。

每年7月开始,仁青德哲都要前往西藏、四川、云南等藏区的深山中,采集制作藏香的原材。师父教导他:药材须在日出与日落时分采摘,同一种药材在不同时间采摘,在阴坡、阳坡采摘,药效就会不同;采摘药材时,必须微笑,你微笑,药材就会微笑;而每当采摘原材时,都应该心中念诵药师佛心咒,虔诚的信仰和宗教的加持都能让做出来的藏香更加优质。

师父曾对仁青德哲说:好的藏香会自己说话。仁青德哲制作的香,不刺激、不强烈,气味是一点点蔓延出来。一次,他将自己的藏香带给了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香灯师看。香灯师发现他制作的藏香非常纯净,就让他专门为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供香。然而哪怕到了今天,仁青德哲已做藏香十一年,谈及藏香文化,他仍然回答:不太懂。

制作唐卡,素描十二年才能算入门,好的工艺都需要久久为功。仁青德哲制香,单单是炮制这一步骤,就需要不同原材配合雪山融水、河水、泉水等不同的水。其间选择、取舍,皆凭着师父传下来的古法和自己的经验。他至今还记得恩师,蒙上双眼抓捏藏药斤两丝毫不差的绝技。他说:恩师所做的藏香余韵能七天不散,自己还远远没到这个水平。

每一年,制作藏香挣下的钱,在满足吃住基本所需后,仁青德哲都会捐给寺庙和生活困难的人。他说:“藏香的制作并非我一个人完成,要依靠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共同完成。一切福报均源自大自然的馈赠,藏香换来的钱财,捐赠给佛祖和救助穷苦人都是功德。”


优质的藏香不仅仅需要制香师丰富的经验,更需要宗教与信仰加持。这信仰出于藏传佛教,入于尘世的慈悲。佛教有一句话:“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意即微小的事物也蕴含大道——藏香是藏族文化中的千年瑰宝,也是虔诚藏香制香师的千年大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窗外下着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尤其讨厌这个时候。不是讨厌雨,是讨厌冷。我怕急了冷,这个阴冷的雨夜里,总是有一股莫...
    lesinlee阅读 2,669评论 0 1
  • 与人交往要留有空间。 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对待家人还是朋友,与其交往都要留有空间,给别人空间,也是给自己...
    逸凡小仙阅读 1,449评论 0 0
  • 1 乖张的夜,熄了又点亮的灯盏,冰冷曲线划过的房子,最适合储藏故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很...
    Hebetow阅读 3,11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