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母亲晚饭后照例买菜顺带散步,回家的路上遇到在家附近开烟酒店的蒋同学。上次见他要追溯到去年夏天的某一夜宵摊,一晃又是一年多,这次遇到竟然有种久别重逢的欣喜之感。
我跟他打小从幼儿园就在一个班级,一直同学十几年,都太了解对方。学生时代的他调皮捣蛋,爱篮球、爱美女,就是不爱学习。上课偷偷看NBA的书,课间热聊科比、麦迪,湖人和火箭,初中时代的火箭队给那个年代爱篮球的国人带来的情感无疑都是悲痛交加的,姚明有次扬言不进入季后赛就一年不刮胡子,记得什么那时候在班级大家都激动讨论着火箭队的明天,后来麦迪和姚明虽然带领火箭进入季后赛却始终未能再进一步,蒋同学跟班里其他酷爱NAB的同学们表现的异常沮丧和失落,上课都偷偷传纸条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愤慨。即使被老师发现教训好像也丝毫动摇不了他们为火箭队痴迷的无畏精神。我也是潜移默化得被他们传染引导我开始了解NBA,蒋同学当年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姚明年》的碟片,放学下课后塞给我让我回家看,我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欣然收下塞进书包,回家看了好几遍,虽然内容如今已经忘记很多,但那种拿着碟片的兴奋感依稀可见,甚是怀念!过了两天的样子才还给他,递给他的时候他还跟我确认我到底看完没有,问我觉得好不好看。(那时候他调皮被班主任安排跟另外一个男同学分别坐在讲台的两边,老师说他俩是他的左膀右臂。)
后来大学他开始对街舞起了兴趣,组队开设了街舞团队,每次学校文艺演出都是他带领他们街舞队表演,有时候去校外参加比赛,很热血。与此同时,他也是学校学生会干部,总能时不时看到他跑前跑后忙碌的样子,但脸上都是充满经典的龇牙笑,像个大男生,没长大却正在长大的大男生。
学校毕业后自己试图开店,辗转决定做烟酒店。他妈妈介绍说最初小波都是骑着三轮车去跑业务,很辛苦。跟蒋同学聊聊他一路努力到现在开起了三四个门面的店,跟自己的太太一起经营自己的小事业,上午九点半开门,白天自己出去跑业务,晚上在店里跟太太和儿子一起看看店。有时候父母过来帮帮忙看看小孩,一家子的生活平安又安稳。如今的蒋同学谈吐俨然一个成熟男人的姿态,有担当,有责任心,不抱怨也满意现状,开始怀念从前,感慨生活!哈哈,感觉他不是应该还是从前那个只知道NBA,只在意火箭能不能的总冠军的大男生吗?成长和经历真是神奇,它带领着我们走向每一个新阶段,在不知不觉中到了今天。
眼下同学们都一个个成为“自己”,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偶尔回首,除了怀念更是感叹从前单纯的美好,可惜过去不会再重来,生活只有现场直播,我们都要好好生活,过去的美好记在心头,但不执着于过往,也不用太纠结未来,而是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祝福老同学,也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