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烦恼 - 草稿

      这一周在焦灼中度过,心情很不安,原因之一是工作上面临着几项大检查,为了应付眼前的,一直在不停地准备各类材料。还要和上级沟通把其中一项尽量延迟在十月下旬。 又举行了见习基地启动仪式,今年基地的体量创有史以来新高,11位学员和21位导师加起来足足一个班。又恰逢老师们共享课报名、催收校本研究材料,每天约谈和补材料的老师使得我们冷清的办公室变得非常热闹。

      而另一个让我头痛的事情就是我家娃和他的同学闹别扭。原本以为只是两个小屁孩开开玩笑,打打闹闹,但是我家娃一直说小吴同学欺负他,列举了多条事例:不让他和其他同学玩,上厕所跟着他,用手掐他脖子;小吴说自己是皇帝,地位很高,小宋(我家娃)连小鸡都不如;课间小宋要做作业,小吴在旁捣乱,当老师一来就赶紧装模作样;吴问他索要奖券,言语上还有对外婆的不尊敬等……娃很苦恼,不想和吴同学做朋友,但是碍于情面和怕再次受到威胁不敢直接反驳,也不敢和老师说。他说和老师讲也没用,一是因为老师喜欢吴同学,再有吴同学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地欺负他。中秋节的那个周日,我们又听他细细说了一遍,觉得上学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娃爸听了觉得很有必要先和吴同学的家长沟通一下。虽然住在一个小区,但平时都是老人接送 ,没有和他父母打过照面。早上先加了吴同学爸爸的微信没有反应,晚饭后又加了妈妈的微信,终于有了回应。娃爸和他妈妈通过电话也算沟通顺利。吴妈妈的反应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些事情,觉得他们关系还不错,先回家了解一下情况。周一放学回来娃说:今天好多了,吴同学没怎么欺负我,还送了一个书签,表示友好。我暗自庆幸昨天的家长交流还是很有效的。

  周二放学回来,娃说:吴同学向我吐口水,喷得我一脸。问详情,说是上社团课前,吴同学问他要今天家长进课堂发的饼干,没有给他,就朝他脸上喷口水了。我立刻责怪娃为什么要和他呆在一起,不是说好不想和他做朋友就要学会拒绝或者远离吗?外婆更着急,说那以后就不要去社团课了。当然逃避不是方法,可是我的责怪也令他很为难。娃爸下班回来知道此事,觉得很有必要再和吴同学的妈妈沟通一下,于是发了微信,吴同学的妈妈否认说他家娃不会吐口水,甚至觉得我们小题大做,不应该插手管小孩子之间的事情,说他家娃的性格是大大咧咧,小孩子不打不相识……已经难以继续沟通下去了。

    我说那就找班主任吧,不管谁对谁错,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如果是我家娃有问题,那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认识到自己在与同学相处方面的弱点,早日纠正。如果是吴同学有问题,也希望老师能帮他指正。于是我把情况和老师反应了,她也答应第二天就调查。周三中午在不安中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实话实说,我家娃也是有问题的,吴同学的几件事情都似乎变成正常行为,而是我家娃想得复杂了。一不让他和别人玩,前提是宋在和女生玩追赶游戏;二上厕所老是跟着他是因为吴同学也上厕所;三吴说地位高,宋小鸡不如,是因为宋给他们起了小鸡的绰号;四喷口水的原因是宋撇他胳膊。五吴承认了对我家外婆的不尊敬,但否认索要奖券一事。老师教育小宋以后不要和家长添油加醋地描述,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复杂。最终还帮他们把座位调开了。

      曾经身为班主任的我处理过数不胜数的学生事件和矛盾,而今自己的娃遇到类似问题,我却没有很好的办法,真是汗颜!或许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待我娃这样的敏感而又碍于情面的孩子,我能体会他的想法,但是仅凭我们的指教,他还是难以和他人说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有些事情只能靠他自己慢慢去体会,去经历。

      我们做父母的也很纳闷我们都是比较心大的人,从不和他人计较,而娃怎么就那么耿直,不能宽宏地圆润地处理人际关系。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必耿耿于怀,或者换一个方式去处理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而我再仔细想想,在他那个年龄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宽宏大量,什么叫圆滑处事,有的只是童真和单纯,有的只是简单的喜欢与讨厌。他不喜欢一个人,可能看到的都是这个人的缺点。他若喜欢一个人,那缺点也成为了优点。我曾经也是这样的,而今为何我们能游刃有余,是岁月把我们的棱角磨砺了,是经历把我们的羽翼抚平了,是挫折把我们的锋芒收敛了。

    焦虑的一周终于过去了,虽然未来的岁月还会出现更对的问题,只能把这当做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这也是对我做母亲角色的考验。我和娃说每天如果有看不惯的事情或者让他情绪激动的事情,记录下来和我分享,看看是增多还是减少,看看我们能不能一个一个击破。希望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寻觅智慧,找到学会管理自己情绪,内心强大的源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