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期望一个东西时,就会朝着这方向发展,直到达到自己的期望。
如社会运行规律,政府要求每个孩子读书必须读九年,并推出九年义务免费教育。最终社会辍学率在九年义务教育前最低。政府再次要求,不能死读书,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中学毕业前每个孩子的体育成绩计入总分数。接着,每个学校,每个老师和家长,开始注意孩子的体育成绩,直到他们觉得一种方法满意。
期望值最大化原则。
当你想要一件事发生,并付诸行动的方便,事情便会往那个方向发展。就像一个扔出的篮球,它走的是一条抛物线,当力达到最大值时,逐渐下落。拿到管理来说也是这样,起初创始人带着团队在行业赚到了钱,生意越做越大,达到所有资源的最大化,此时是巅峰。渐渐地,从这开始生意发展速度没以前那么快。这时,老板需要寻求更大的自我突破,才能跟上企业的进步。这所谓“瓶颈”,做一件事做到了自我极限。
其实,一个公司的基因从一开始在创始人的身上就已经初现。在创始人的观念里,企业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客户服务为导向,全体员工就会向这方面靠齐,不适应的将被排除。作为一个企业老板,从刚开始最该做的事是定规矩。这个规矩牵着企业上上下下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比如,企业老板规矩是只看kpi结果,不管其他,企业员工也会在此丧失人性般追求kpi的结果。
想想你所处的企业,或者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是什么?我对自己期望是独立自信,像个大女人一样,修炼自己,这是自己不变的终极目标。然后,在每个人生阶段自我反省、进行微调。比如最近我需要理性点,最近需要再可爱一点。只要想要的事一定会达到,直到动作变形,继而继续调整。
企业管理也是一样,企业管理需要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保证企业上下动作不变形。在这个规矩之上,中高层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制定各个部门的每一段时间的方向和目标。直到达到,动作变形临界点,调整,再调整。
企业的发展就像一个成年人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依着一条不变的规矩,一直做,反复做,直到市场不接受。有了新的市场要求,最后,被淘汰。
企业、社会和人的发展遵循着期望值最大原则。仔细观察,很多东西的发展规律都是有迹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