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公孙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继续推进改革。秦国在咸阳修建宫殿,将国都迁到那里;又下令禁止百姓家庭不分长幼尊卑地父子、兄弟混居一堂;把四散的小村落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县,设置县令、县丞等官员,共设了三十一个县;废除旧的井田制度,打破原来的土地疆界;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计量单位。二十一年,公元前348年,改革赋税制度,付诸实行。
十年以后,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公孙鞅对秦孝公说:“秦国与魏国的关系,就像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攻占魏国。为什么呢?魏国东面是厄岭,建都于安邑城,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强盛时便向西侵入秦国,窘困时便向东收缩自保。现在秦国在您的贤明领导下,国家强盛,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各国都不再与它友好,我们可以乘机攻伐魏国。魏国抵抗不了秦国,必然向东迁徙,秦国便可以据有黄河、崤山之险,向东可以制服各诸侯国。这是帝王之业。”秦孝公听从了公孙鞅的建议,并派他率兵攻打魏国。魏国则派公子魏卬率军抵抗。
两军对垒,公孙鞅派人送信给公子魏卬,说:“当年我在魏国的时候与您交情很好,现在都成为两国的将军,不忍心互相攻杀。我们可以见个面结个盟,畅饮之后罢兵回国,以使秦国、魏国的百姓安定。”魏公子魏卬信以为真,便前来赴会。双方盟誓已毕,正饮酒时,公孙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冲出来,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魏卬,并乘势攻击魏军,魏军大败。
魏惠王接到报告,十分惊恐,派人向秦国献出河西之地求和。此后,魏国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魏惠王哀叹说:“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之言!”因此,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
因公孙鞅的大功,秦孝公践行当时的诺言,把商於地方的十五个城邑封赏给公孙鞅。公孙鞅此后号称商君。
祸不单行的是,这一年,齐国、赵国也联合起来攻打魏国。
也是在这一年,楚宣王去世,其子芈商继位,这就是楚威王。
当年,公孙鞅实行改革时,制订的法律极为严酷。改革初期,太子嬴驷犯法,公孙鞅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赢虔处刑,割了他的鼻子,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赢贾脸上刺字。公子赢虔是秦献公的儿子,曾当过秦孝公太子嬴驷之首傅,是秦献公的弟弟、太子嬴驷的叔叔。在改革过程中,公孙鞅曾亲临渭河处决犯人,血把渭河都染红了。公孙鞅任国相十年,招致了很多人的怨恨。一次,赵良来见公孙鞅。赵良是赢姓赵氏族人,是秦国公族中人。公孙鞅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羖大夫百里奚谁更贤明?”赵良说:“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如果我说实话,您不会怪罪我吧?”公孙鞅说:“请讲吧!”赵良说:“五羖大夫,原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因为秦穆公的提拔,他从一个养牛汉成为万民之上的大夫,无人能及。他在秦国做国相六七年,东伐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一次拯救楚国于危难之中。他做国相,劳累了也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也不撑伞盖。他在国中视察,没有车马随从,没有武士开道。五羖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儿童不唱歌,舂米的人不喊号子。现在再来说说您。您当初因为结交景监而成为国相,但您有了权力,就凌辱践踏公族,残害百姓,弄得公子虔被迫杜门不出已经有八年了,您还杀了祝欢,给公孙贾脸上刺字。《诗》说:‘得人者兴,失人者亡。’上述几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事。您出行时,后面的车上载满了带甲的武士,您坐的车上有保镖,还有持矛挥戟的武士开道清障。这些保卫措施缺了一样,您就绝不出行。《尚书》说:‘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上述这些件事,都不是以德赢人的行为。您现在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样危险,但您却还贪图商於的富庶,掌管秦国朝政,导致百姓积怨。一旦秦王有个三长两短,秦国用来逮捕您的罪名还会少吗?”公孙鞅没有听进去赵良的话,结果,五个月后,大难临头。
周显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8年,秦孝公赢渠梁去世,秦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赢虔等人指控公孙鞅要谋反,派人逮捕他。公孙鞅急忙逃往魏国,魏国人拒不接纳,并把他驱逐回秦国。公孙鞅只好与他的下属来到封地商於,起兵向北攻打郑地。秦国军队攻击公孙鞅,将他斩杀,之后,将他车裂分尸,全家老小也被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