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微信时,在人民日报公众号的荐读专栏里,看到一篇文章,标题为《香港女特首两个儿子都毕业于剑桥 她的育儿观只有8个字》。
出于好奇,我点开了。
文中以加粗套色的方式突显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知道,这是在刚过去的7月1日,香港回归20年纪念日上,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的8字育儿经。
在林郑月娥眼里,陪伴孩子,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更重要。她不要让她的孩子,在最渴望爱的年纪,却发现没有陪伴。
她始终有一个朴素的念想:没有陪伴,爱就不在身边,没有爱的守护,孩子会很孤独。
这样的理念,放置在整个社会当下特别关注,并为之贴上一枚特别显眼的标签的群体——留守儿童身上,确实毫无争议。
作为一枚资深留守,我认可,没有陪伴,会感觉缺爱,而缺爱的童年,会撕裂成内心最刻骨的伤口,可能让你一辈子都无法愈合。
因此,孩子成长的路上,确实需要一盏散发满格爱的亮灯,特别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
然而,经历过家庭些许变故的我,在长大之后,总会想,那些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孩子,真的都长成了明媚、不带伤的向日葵了吗?
尤其是,当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声,和着母亲歇斯底里的哭泣构筑成你童年晦暗无彩的天空,甚至成为你成长环境的缩影时,你还期待他们在你身边吗?
所以,今天的我,异常肯定的认为,对于孩子,来自父母的这样东西,真的比陪伴更重要。
那就是——父母成熟的情绪观。
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
堂哥今年三十四岁了。大龄单身。是大伯的独子。
没有社会上大多数大龄未婚男青年的烦恼。他有房,也买得起车。可是他就是一直单着,并且常年不回家。
大伯和大伯母一直是一个特别高调的人,经常到处展现优越感。
可是,近年来,他们渐渐低调了。
原因很简单。
堂哥年岁渐长,早已到该成家的年纪,却迟迟不找媳妇。心急如焚地大伯和大伯母时常托人给堂哥介绍女生。
可是在外工作,常年不着家的堂哥,愣是不配合,对大伯和大伯母托人介绍的女孩儿不怎么搭理。
一次两次,人家姑娘也就淡了。
向来脾气火爆、强势的大伯和大伯母,只能嘴上唠叨、心里着急,却够不到远在外地的堂哥,更做不了他的主。
作为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农村人,每当乡里乡亲提起堂哥大龄未婚这件事时,大伯和大伯母便会如自己做贼被抓现行一般,特别羞耻。
我虽同情二老,却也理解堂哥。
我知道,尽管那些年已过去,走过山水,经过风雨,可是堂哥心底深处的那道长长的成长伤痕,依然难以治愈。
那些年,大伯和大伯母之间发生太多虐心厮杀。
作为外人,多年以后的今天,总以为打包、封存好往事。却总在一抬眼,一回头间,以狰狞的面目在我朦胧的记忆中,如幽灵般跳跃。
那更何况,作为亲历者的堂哥。
那时,我住在爷爷盖得乡下老房子里,跟堂哥家只是一墙之隔,所以,但凡他家有个风吹草动,我总能听得一清二楚。
大伯和大伯母,都是性格强势、脾气火爆的人。他们只要一言不合,便会激烈地掐起来,瞬间,堂哥家便陷入鸡飞狗跳。
如今想来,我整个童年的记忆中,大部分都是堂哥家刀光剑影的混乱,他们生活的主基调就是吵架。他们为子女教育吵,为物质贫穷吵;为自家的事吵,为亲戚的事吵;在自家人面前吵,在外人面前也吵。几乎为一切不值得、无意义的琐碎争吵。
只要情绪稍有不佳,他们便战鼓喧天。
后来,吵架不过瘾,时常演变为“你拿刀叉,我拿铁锹”的刀光剑影。
三天一小吵,五天大出手,成了堂哥最深刻的童年记忆。
这也可以说是他成长环境的缩影。
堂哥至今认为,是大伯和大伯母之间毫无原则和底线的无休止争吵,以及肆意宣泄情绪,造成他性格上的多重缺陷,更让他对婚姻充满恐惧。
有人说:在一个人一生的幸福综合数值中,50%来自童年,40%来自自我实现,10%来自爱情婚姻。
看到这组数据时,我不得不感慨,我们是得多努力和幸运,才可能拿到成年后大半辈子的高分,来对冲童年那道长长的伤痕带来的负值。
后记:致碰巧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如果不巧,你跟我堂哥一样,有着长长的成长伤痕,那我愿你努力修炼,早日走出童年的阴霾,因为那不是你的错,我们不需要用父母的错误来伤害自己!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或者说,你终将为人父母,那我愿你学会掌控情绪,拥有一个成熟的情绪观,愉悦自己的同时,给孩子一个爱而无害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