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laravel的时候,会发现有填充假数据的factory和seed两种机制,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哪个用了更好等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从易到难地解析下这两个填充假数据的方法,并且讲解几个例子。
我们想填写几个数据到数据库里,如何做呢?有三个选项,一个是可以直接插入,用php artisan tinker或者手动从数据库里插入。当然也可以在迁移文件里面写数组的方式来。这个就很简单了,不用赘述。
1.关于factory - factory是基于模型的,也就是说用模型文件来填充数据。当我们安装完laravel之后我们就会发现,factory文件夹里面也就是database/migrations/factories/文件夹下面就有了填充用户的基本的代码。我们先把安装完的laravel安装上一个脚手架。依次运行一下以下的命令:
composer require "laravel/ui" --dev
php artisan ui vue --auth
php artisan migrate
上面的几个命令我就不再赘述了,请大家参阅相关资料。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我们会在database/migrations/factories/文件夹下面发现一个UserFactory.php文件。里面的代码如下:
/** @var \Illuminate\Database\Eloquent\Factory $factory */
use App\User;
use Faker\Generator as Faker;
use Illuminate\Support\Str;
$factory->define(User::class, function (Faker $faker) {
return [
'name' => $faker->name,
'email' => $faker->unique()->safeEmail,
'email_verified_at' => now(),
'password' => '$2y$10$92IXUNpkjO0rOQ5byMi.Ye4oKoEa3Ro9llC/.og/at2.uheWG/igi', // password
'remember_token' => Str::random(10),
];
});
这里$factory是个全局变量,引入了user模型,还有faker这个填充假数据的类,还有Str,这个用于字符串生成的类。里面的数据生成逻辑已经写好了,所以我们只要运行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在哪里运行呢?有两处可以运行,一个是在php artisan tinker里面,还有就是在database/migrations/seeds/DatabaseSeeder.php。运行的命令如下:
factory(\App\User::class)->create();
直接在tinker里运行这个代码你就会发现用户数据库里多了一个数据。如果我们想生成多条数据,例如1000个用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提供factory方法另一个变量,也就是说多少条的变量。这样便可以生成了。
factory(\App\User::class,1000)->create();
我们打开database/migrations/seeds/DatabaseSeeder.php这个文件的时候会发现在run()这个方法里这一行被注掉了,这个文件是干什么的呢?
$this->call(UsersTableSeeder::class);
这个文件其实是最终的执行一个命令来填充多个数据表的节点,也就是说把所有的代码放到这里,就可以用一条命令来填充所有的数据表了。这一行其实是针对Users这个表的,所以,有任何其他的填充数据的逻辑都可以写在seeder里面。也就是在seeds这个文件夹下面的文件里,一般一个表对应一个文件。我们在factory里是定义的数据填充逻辑,是针对模型的,而seeder是对应表名的,也就是直接跟数据库进行交互。上面的运行命令如何在这个文件里执行呢?其实就是一条命令:
php artisan db:seed
所以说,我们填充一个模型的步骤就是:
- 在工厂文件里定义填充类型和逻辑
- 要做seeder文件,也就是说用
php artisan make:seeder TablenameSeeder
- 在DatabaseSeeder.php里面插入命令,类似:
$this->call(UsersTableSeeder::class); //可以在此换seeder名称
- 执行
php artisan db:seed
2.填充关系型数据库
如果我们想对一个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填充的话,如何做呢?例如有客户表customers表和companies的两张表格,customer表格里有一个字段叫company_id的字段,引用的是companies里面的id字段。所以在顺序上我们需要先填充company,然后再填充customers表格。这样才能引用到这个字段。我们还是按原来的步骤走,也就是4个步骤。
php artian make:factory CustomerFactory
php artisan make:factory CompanyFactory
在这里我们注意一下,factory一般是对应模型名称的,所以一般是单数。而seeder得话是复数的表名。
然后我们再做一个种子文件:
php artian make:seeder CustomersTableSeeder
php artisan make:seeder CompaniesTableSeeder
这里其实关键是要做CustomerFactory的company_id这个字段怎么填。
$factory->define(\App\Customer::class, function (Faker $faker) {
return [
'company_id' => factory(\App\Company::class)->create();
'name' => $faker->name,
'email' => $faker->unique()->safeEmail
];
});
在这里我们直接用了factory, 引入模型,有些人会问了它这个是ID啊,是的,因为我们在模型里定义了它的关系,所以在此我们直接便用factory方法便可以解决所有问题,ID也不用放。最后,我们要把这两个种子文件的执行命令放到DatabaseSeeder.php文件的run()方法里面。注意下它们顺序。
$this->call(CompaniesTableSeeder::class);
$this->call(CustomersTableSeeder::class);
最后执行下php artisan db:seed,这样的话一个命令就可以填充多个关系型数据表了。
3.用迁移文件填充少量数据
我们填少量数据的时候可以直接用迁移文件,在迁移文件中写下数组。此时要注意的是,这个迁移文件和我们制作数据库结构的迁移文件要分开,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独立的文件。例如这个文件:
<?php
use Illuminate\Support\Facades\Schema;
use Illuminate\Database\Schema\Blueprint;
use Illuminate\Database\Migrations\Migration;
class SeedCategoriesData extends Migration
{
/**
* Run the migrations.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up()
{
$categories = [
[
'name' => 'VPN',
'slug' => 'VPN',
],
[
'name' => '邮箱',
'slug' => 'emails',
],
[
'name' => '社交',
'slug' => 'social',
],
[
'name' => '服务',
'slug' => 'services',
],
];
DB::table('categories')->insert($categories);
}
/**
* Reverse the migrations.
*
* @return void
*/
public function down()
{
//
}
}
执行php artisan migrate的时候就执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