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幸福的家庭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的孩子确实是各有不同。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能和父母有良好的互动,有平等的交流,有温暖的怀抱,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了,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阳光自信,与人相处的能力都不会太差。 而底层的孩子,呆萌,没有眼色,不懂人情事故,长大后不光校园里有暴力,婚姻里也有暴力,同事关系中也处于弱势,被欺负的那个。厄运会从原生家庭里跟着这个精神底层的孩子走过一生,可能需要一生才能走出去。
孩子和父母是什么关系呢?
0到3岁,你是他的全部;4到12岁,你是他的晚上;13到18岁,你是他的周末;19到23岁,你是他的假期;23岁以后,你是他的春节。
孩子和父母就这样渐行渐远,最终走向分离,他最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个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期待孩子独立,又舍不得孩子。
孩子和父母是一个共生趋向独立的关系。小时候孩子依靠父母,父母提供物质和情绪价值,孩子提供情绪价值。
慢慢长大了他们就会有了自己的思想,就会拿回自己的人生的方向盘,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走向独立。
我们要做的是去引导他,爱他,而不是掌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