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又是一年月圆时,庸繁碌碌,直至节日的尽头,企图用“精神胜利法”冷眼旁观喧嚣十倍于往日的街氛,用一种近乎孤勇的自傲对抗早已失真的热烈。
我是一个不曾直视过月亮的庸人,只在古人留下的“风花雪月”中略略窥视到“溶溶”“淡淡”的曼妙。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彻夜辉煌的高楼摩天,即便夜近更深也再无自然幽深的浓浓夜色,抬头便是令人窒息的铜墙铁壁,眼花缭乱,哪里还有更多一丝的空隙接纳这一抹穿越千载的“溶溶之月”呢?!
八月十三夜七点半就下班回家的我,早早做完既定的运动和家务,安闲的躺在床上翻看百度新闻。九点五十三分,手机突然震动,是老曾打来的电话。
脑子里一闪而过的是,七点半之前我俩还同在一处授课,这点打电话莫不是有什么打紧的事务。一念即起,连忙接听,“杰……”
“喻哥,刚刚下班。”
“哦,走路回家的吗?”
“对,慢慢走回去……”
三十而立的年龄,自然而然你会懂得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打电话最忌讳一上来就问“有什么事儿吗?”这样会显得接听电话的人颇不耐烦。
平心而论,我是一个深谙此道之人,于这些世俗交往礼仪烂熟于心,但耳旁之人是我手足腹心,我简单寒暄两句再也不忍兜圈子一样的散漫闲谈,连忙闻讯:“杰,有啥事哇?”
老曾连忙接过话茬儿,“喻哥你别说,还真遇到个事情……”
情不自禁心里“咯噔”一下,只此一瞬真的有一种莫名的胆战心惊掠过心头。不由得联想到老曾的母亲,数月之前,在他们小区门口,好心帮一个平日熟识的老太太按电钮开小区门禁,结果老太太在开门的一瞬间不慎跌倒,家里群小终于等到这个半截老婆子发挥余热的时刻,企图榨干她最后生存的价值,狮子大开口大讹特讹,还将老曾的母亲告上法庭,扬言“赔不赔钱法官说了算!”
直至现在还在走法律程序,所以我害怕听到老曾的任何“真有个事儿”。
老曾的下一句话才使我紧绷的神经松了下来,“我老婆的亲姐姐的老公公,今晚上在别人家吃酒,席间摔了一跤死了……八点过才打来电话,本来要带一家老小回一趟老家看看家里的老人也去不了了,她姐夫是他们家里的独子,我们要去帮帮忙……”
“哦,怎么会……”顷刻之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一方面是内心真实难掩的“哦~不是你有啥事就好”,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这样偏私狭隘的想法确有不妥,毕竟人命关天,更何况于老曾亦有沾亲带故的关系。
老曾似乎瞧出来我的窘况,随即继续言道:“喻哥,平时少喝酒哇,老友记的兄弟们也要少喝酒……”
原来老曾打来电话说一件看似于我没有任何关联的事情却又含蓄着这一层意思。突然一阵暖流从心中流淌,我事事着急他,他时时挂念我,无关时间空间,虽一母同胞亦未胜过我们那么多年走来钢筋铁骨,风雨同行的兄弟情谊。
八月十四的中午,我一早便问他第二节课在哪里上课,他说下午于我一处,我原想中午点外卖的时候把他的餐饭点好,但他说下午才过来,我便没再多言。
约摸十点半左右,我在隔壁小教室里听到他的脚步声,“耶,你咋来了。不是下午才来吗?”
原是他没有表达清楚,我言道:“中午的饭我已经点了,你别点重了!”
“屁哦,你还没点吧……”
“我说点了就点了……”
“那我就点喝的……”
“我不喝奶茶哈……”
其实我当时确实并没有点好,只是怕他“先发制人”,以他现在肩负的某些使命和责任,请他吃一顿饭实则“千难万难”,寻常小事我也不愿打扰他的“修行”,明日便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我两兄弟哪怕是吃一顿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工作餐,在我心里亦胜过多少名利场中夸夸其谈、虚与委蛇的“折腾饭”。
他还是点了奶茶,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整蛊我的“全糖”,而是淡淡茶味的“三分糖”。老曾与我点奶茶从来没有点过“撇”的,总是霸王茶姬、奈雪之类的偏贵属性的奶茶,而我还在教他,“现在京东淘宝百亿补贴,点外卖享用折扣,你无须在一家店点两个菜,那样第二个菜就没有优惠,今天我点的这几个菜就是分别在不同店里点的,便宜又实在,确实便宜不少呢……”
我这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小气吧啦的事情,尤其是请客吃饭。尤记得当年老彭来渝参加我的生日,独栋包间里一桌人,老彭顺手拿起传菜单里三千九百多块的账单,不由自主的啧啧赞叹,加上后面加菜饮酒,近六千的一桌酒饭,绝对是我的老友些无关商业宴请里迄今为止最高的消费礼遇。
我虽然没什么大的本事,虽然即便是六千多一桌的生日宴在这个繁华宽广的世界不值一提,但我真正的自信源自于我的真挚诚恳,暑假我和老曾回足宴请老友,当着刘叔等至亲长者老友,我可以毫无顾忌的说:“我点两个经典套餐,老板不准我用俩,说一桌只能用一个美团卷,被我说那你给我分成两桌好了怼了回去,我团两张便宜些我又不傻,菜是一样的,我凭啥不用……”
老友们一阵欢笑,推杯换盏的气氛愈发热烈融洽。这就是我,一个真实、率性,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青年男人!
有一天晚上,睡觉前习惯性刷十分钟抖音,无意间看到一个新名词——确实性人格。
就是凡是你说什么,确实性人格的朋友就会以“确实是……”来迎合你的发言。而在此之前,我只知道“反驳性人格”,略微一想,却也对呵,文化领域里名词总是讲究对称的。
脑子里突然一闪而过,我的生命里“反驳性”和“确实性”的人格似乎都各有一个代表人物。前者是我表哥,后者是我兄弟阿伟。
网上说,反驳性人格更容易碰壁,确实性人格其实最讨绝大多数人喜欢。思来也是,你有意无意,认真随便的说一句话,上来就反驳和上来就肯定的人,喜欢谁讨厌谁答案显而易见。
但是生活中真正高明的人,或许真的是不受任何理论、观点、概念限制的。我的老友阿伟,一个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八面玲珑的生意老手,几乎任何情况下他的脸上永远保持职业的热情和笑容。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批评圆滑世故,包括我在内,但我和那些批判者不同的是,我同时承认是因为我做不到这样左右逢源,缺乏这样的技能而心存不悦。阿伟说话就没有难听过的,但我却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圆而不滑”“确而不虚”的伟大魅力。
在足我和阿伟聚完餐,于诸友分离后我俩总喜欢步行回家,一路谈天说地,有的没的。有一天,阿伟突然很兴奋的突然对我说:“也就咱两兄弟没从政做官,要不然凭咱两兄弟的本事,真的能闯出一份天地……”我当时十分惊讶于一向谨言慎行,只夸人从不自夸的阿伟怎么会出现如此“惊人之语”,看着他绯红的脸颊,一脸灿烂真挚却略显疲惫的倦容,仅仅一瞬之间,我忽然明白眼前的这个兄弟,从来都不是什么“确实性”人格,他有非常独立自主的人格,他是真的真的服我这个哥哥,并不是我有什么惊天的能为,他就是服我这个人,仅此而已!
一个人如果夸赞另一个人的时候也把自己与之并列,那你就千万不要质疑他夸赞你的真实性。尤其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在你面前袒露恣意,呈现出没有戒备的放松状态,你一定是走近他的内心世界,播下了某颗能够豁亮心胸的种子,相识相知的结果,就是你说的话都是“确实”。
都说阿伟性情和善到近乎过分,那是因为你一直在享受他给予的礼遇和尊重。当阿伟与我同席吃酒,两次一本正经点着服务员和老板直言菜品有问题(我倒是真没有尝出来),我才真真正正领略到阿伟的严苛和容不得沙子。
谁说阿伟是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呢?这一群老朋友,老伙计都是在把自己的壮志凌云个性碾了又碾,压了又压,但却又能从从容容、自自然然的收敛起来,因为归根结底我们这一群人都是深受传统家风教导的血性男儿,除了血性更多的还是那一份兄友弟恭的不灭人伦。
吵架不会彼此嘴里骂娘,更不会心里郁结,更不可能出现动手情况,想都不敢想这种丧尽人伦,绝情弃义之为,这样天诛地灭,人神共诛之事,绝不会出现在当下、将来的任一时刻。
阿伟是我们“老友记”里的一个正面缩影,他在用他的“确实”方式真真切切鼓励着我们前行,影响着方方面面的友情轨迹,这些也许是他并没有觉察到的,但是却让心思灵敏的我汲取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尤其是我提出中秋老友记兄弟要“AA”一聚时,他那句“哪天?已经迫不及待了!”让我为之一振精神。
不知不觉,不知何时起,我选择相信阿伟对我说的每一句话!绝非戏言,这是一向真实的我说的真心话。
中秋节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想到这许多细琐平凡的真实之事,我还是昂起头颅硬看天上圆月,撇开大厦林立,无视霓虹闪烁。我还是一眼就寻出它来,今天的月亮确实又大又圆,但我不希望它是满的,一定要留有一点浊影暗淡,装点我们只要为人就绝不可能臻至圆满、至极光明的缺点,允许我们交相辉映,允许我们晦明交替,暗淡时你的光匀一点给我,清晖时尽情播洒诗和远方——这才是属于我们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