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4月12日第二讲,素材积累
主讲:杨奇函老师 整理:风飘飘
长期文章的写作,唯有靠积累。
一、目前人们常有的三个错误的认识:
第一:作家的事谁都能干?非也!
隐形门槛高,积累是最大的门槛
第二:这道理我也懂,就是懒得说?非也!
“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谁都懂,但能写出师徒四人经历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很难!重要的是将道理细节化。
另举例:水浒传,罗密欧与朱丽叶,甄嬛传等。
第三: 这文章我也能写?非也!
喜洋洋与灰太狼小孩都要爱看,看着内容简单,但就一个狼吃羊吃不到的情节,能拍100集。普通人想十种,已经才尽了。
综上所述,写不出文章的问题都在于:积累不够!
二、如何积累?有三个途径
1,读书
先问一下自已:上一本读完的书是哪一本?记住了哪些内容?
读书与读书作为积累是不一样的。
读书常存在的两个问题是读书太少和读书太杂。
应多读经典,反复读记,看后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档,反复读,反复记
推荐书目:
《国富论》亚当斯密
《社会契约论》卢梭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资本论》马克思
2,交朋友
不能只以传统社会人来交友,要以作为作家的交友思路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论语•季氏篇》
三种好友,真诚包容博学。
三种损友,两面三刀,反复无常,奸险鼠辈
写作人的交友角度:
身份的职业性、目的的复杂性、收益的多样性、成长的无限性
要以积累的目光看每个人,不仅要交益友,还要交损友积累素材。
好人一样的好,损友各有各的损。
损友可以激发创作热情,发表的任何作品。
写的内容整理,反复读,反复记
3、 做事积累
人生阅历的丰富是创作的不竭源泉,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人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游泳池,容量是由长宽高决定的。
长指生命的长度。
宽指单位时间范围内经历的事情多样性。
高指人的思考强度,琢磨的程度。
总之,唯有做好大量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