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面对不断提前的分科选择,高一同学如何做好生涯规划?

新高考的推进,大多数学校已经把选科时间提前到高一,学生刚刚适应自己的高中,就要面临自己人生的思考。新高考分科选择的提前,这在给了学生选择权时,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困惑和迷茫,刚入高一的同学怎么能够快速的建立起自己初步的生涯规划思考,做出比较合理的决策和学科选择呢?成为了所有高一同学及其家长,甚至初中同学及其家长的头等大事,当然也是学校安排课程、教师如何做好引导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虽然我们看到,许多大学毕业的同学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但我们也不能否认高中时学科知识的积累对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至少高中时关乎同学大学考哪个大学哪个专业。可见,高中做好生涯规划至关重要,这关乎到三年的奋斗和以后人生发展的平台。那作为家长和学校该给他们怎样的指导和帮助呢?

面对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不管新高考采取“3+3”模式还是采取“3+1+2”模式,以及可能的其他模式,都有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抓好语数外的同时,必须做出一定的倾向性选择,而这倾向性选择关乎你大学理想的实现、关乎你以后人生专业的基础积淀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自己、了解新高考和了解大学及其专业要求,并学会理性决策的方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再陷入困惑迷茫中。

一是做好思想引领,明白规划并不艰难,规划不能缺少。面对新高考,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许多家长和同学开始陷入无意识抓狂,其实大可不必,规划并不是因新高考而诞生的,以前我们一直说要做好计划,有计划的学习才能稳扎稳打,实现目标。因此,学校在入学时一般都会有高中三年规划的指导,指导同学做好自己三年的学习及各时间节点的重要学习任务。其实这就是一种短期或中期的生涯规划,说白了就是以前的三年规划是个指导,你积极去思考并做好了规划,对你的高中三年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即使没有,因三年的教学体系是设定好的,你也偏离不了多少。而现在新高考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一些要求,就是要把高中三年的人生规划和考取大学及以后的人生联系起来,虽然高度更高,但本质是一样的,所以不必太过于惊慌。同时因新高考不同模式的推进,尤其是大学录取方式的调整,促使我们要真正思考并做出更为合理的人生规划,所以我们心理不能惊慌,但也要积极面对新高考给予的选择权,树立能够用好这些选择权的信心。

二是做好理论学习,理解清楚关键词语,做到心里有数。稳定心态后,我们就可以静下心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要求,从理论上提升自己并指导自己的选择。学校要加强新高考政策的宣传,并让学生能够了解相关政策的要求,像我们学校就给学生推荐了新高考的生涯规划指导书,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政策并对自己开始思考。家长也要积极学习相关政策,了解新高考的关键词和要求,如职业规划、生涯规划、选科分组合、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录取方式、各大学各专业选科要求等,理解相关要求,这样对于孩子的指导就会有更多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我们高一的同学则需要在了解政策地同时,认真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学习各科知识,尽快完成初高中转变,尽量从学习中体会并找到自己学习的兴趣和着力点,为选择做好准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涯规划课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职业体验和聆听到的职业宣讲内容,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等等。唯有各方齐心协力,方能够在真正面临选择时内心不慌,选完不乱。

三是做好初步规划,明白内心需求兴趣,做到稳定向前。当理论知识有了一定储备,就需要我们初步尝试做好生涯规划,认真聆听生涯规划课,做好生涯规划评测,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的职业倾向,进而评估自己的所学科目,结合大学专业要求,尽可能统筹自己选科的初步设想,然后积极与老师和父母沟通,协商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走向。同时要积极思考如何做出合理的,符合当前预期的决策。明白决策的意义,从做出决策的准备开始,就要努力周全思考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做好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重权衡,最好综合考虑。初步确定的生涯规划要利用做出正确决策的空档期用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去检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今后发展,若有出入,从新决策思考改变的因子影响范围,属于阶段性可克服的则不要轻易变动,尝试去突破。不能因一次的成绩变动而随意改变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每一个决策只要开始没有大问题,都可以通过后来的努力让它变得符合自己要求。

面对提前到来的组合选择,高一同学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完善自己的思考,相信就能做出比较合乎放下的理性决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