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贬所来到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会晤了已经退居江宁八年的王安石。
这应该是比较有意义的一次见面。两年后,王安石病逝。
神宗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苏轼针对变法的弊端多次上疏,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对他进行贬谪。乌台诗案,苏轼九死一生,出于道义责任,王安石连夜派人进京上书劝说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逃过一劫。
在王安石眼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德才品兼备的人,不能杀,杀了可惜可叹。而作为新党,他的眼中,苏轼又是不折不扣的旧党,保守派,他的反对者兼政敌。
1076年,王安石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司马光上台。作为所谓的旧党,一个战壕里共苦难的战友,苏轼的春天似乎要来了。
然而,他的不合时宜,他对新法中某些符合民生问题的支持又使他不容于旧党。于是,在新旧两党的夹击下,他被一贬再贬,最远打发到了瘴雨蛮云的儋州。
1101年,苏轼获赦北归,作诗《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他一生最潦倒失意的地方。
两个月以后,苏轼逝世。
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他们无疑是那个时代最闪耀的明星。他们相通又相背,只因政见不同而已。
卷入党派之争的,还有一个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李商隐。
他不同于苏轼。
唐文宗时期,他经牛党引荐登进士第,后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因之,牛党以“背恩”诟病。
事情就是这么滑稽。尽管他素有大志,无意卷入牛、李两党倾轧的漩涡。但他深交令狐、攀亲王家,不能不说有一定企图夤缘权势的打算。这就为他一生的不得志埋下了伏笔,还得了一个因贫而仕,放利偷合,诡薄无行的名声。
君子有“三愆”、“三畏”、“九思”,方可无愧于己、无愧于心,傲然于天地之间也。他实在是一个软弱的男人,又怎么不能九曲回肠终身呢?他情感脆弱,寄遇无地,因而他的诗也是多用典,隐晦生僻。思想境界的局限性决定了他的个人成就即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想光辉,也没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他的诗更多的是自伤身世。
看看比较有名的这一首,《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还有《无题》中两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些诗以情入景,情感深沉而蕴籍,但结合诗人身世,若说是抒写政治上不遇的浩叹,似乎也无不可。也仅此而已。
这是一个矛盾悲催的人物。
和苏轼的“不合时宜”与豁达乐观相比,他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憋屈和不值。所以,他写不出来1099年苏轼在儋州时写的这样的诗。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其一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其二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其三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他更写不出苏轼的“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就与船低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句子来。
假若他也如苏轼一般,被贬被谪又要被杀死的节奏,几升几降几悲欢。岂不是,苦也苦死,闷也闷死,愁也愁死。
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人的境界和情操,也决定了人的方向和选择。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