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我常听人这样谈论亲密关系,我真的害怕与人亲近。每当看到伴侣处于痛苦之中,我就极为沮丧,感到窒息,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囚犯。于是我就想尽快摆脱这段关系。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刚谈恋爱时,他们对恋人的关心是自发的。那时彼此的相处,是那么的惬意,融洽和美好。然而随着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得开心。于是爱情开始沉重起来。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 想到日子过的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声音。
第二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训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小结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3个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4种选择:一责备自己,二指责他人,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二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三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收获:
读了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在说话交流方面对我启发很大。我是一个不善于直接表达需求的人。以前对自己的需求总是很隐晦、委婉、模糊,让别人去猜测心思。比如,我想让朋友和我一起到集市上买东西,我可能会这样问:你今天忙不忙?你到集市上去不去买东西?
通过读书我发现了,我这个模式形成的根源是,小时候父亲脾气暴躁,我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多时候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被斥责,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就形成了这样的需求表达模式。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对自己有了深入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尽可能的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他人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则表示感激他人。如果他人没有满足的自己的需求,也表示理解,说明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时间来满足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不好,因为每个人都有助人的愿望。
第2个大的收获是,在沟通交流中,我很少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自觉的把别人的话和自己的价值感思想联系,认为他人瞧不起自己或者感到自己很无能。还有些时候对他人的讲话感到非常的气愤。在以后的沟通中,我尽量照顾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希望沟通能让彼此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