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完了,那尔那茜凉了

《长安的荔枝》终于播完了,关于那尔那茜定向委培违约的通报随着剧集结束姗姗来迟。

通报回应的条理清晰,且把网友关注的点都回应上了,但又有很多疑惑冒了出来。

我们先看一下通报主要内容的解读和疑惑:

一、关于那某某茜高考报名问题

2008年,那某某茜在户口所在地呼和浩特市,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学城镇应届生身份参加高考报名,但实际没有该校就读经历及学籍,相关行为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

---通报第一条实锤那某高考报名材料造假明明人在北京读书却可以凭空生出内蒙学籍在内蒙参加高考

当年仝卓就是报名材料造假,明明是复读生,改成了应届生参加考试,最终被中戏撤销掉毕业证,内娱查无此人。

这俩人在这点上面性质相同,都是涉嫌高考报名材料造假,让我们拭目以待接下来的处理结果。


二、关于上海戏剧学院内蒙古委培班设立问题

1982年,内蒙古曾委托上海戏剧学院培养过1个班次艺术生。

---确实是网友扒出来的,那某母亲所享受红利的第一期时间。

2007年11月,当时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领导小组与上海戏剧学院签订协议,在上海戏剧学院设立内蒙古委培班,选拔培养艺术人才。

2012年10月、2018年12月两次续签协议,至2020年共招收12届学生(2014年停招1年),其中,2008年、2013年、2020年为3个整班次。2021年项目终止招生。

---翻译一下就是自1982年后项目停招,直到那某2008年要高考又开始新一轮,那某就是时隔25年后重启第一批委培生,项目一共招收12届,于2021年终止。

三、关于那某某茜高考录取问题

经核查,那某某茜2008年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为449分(文科),专业课成绩为87分(满分100分)。

---那某文化课成绩为449分,并非网传的179分,按道理讲,艺术生考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哪怕她直接在北京参加高考也能进很好的大学,为何非要走定向委培占用别人的名额呢?

是对自己学习实力的不自信要上一道双重保险?

还是习惯了走捷径的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儿?

抑或是对家里的关系绝对地自信认为这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另外那名考了179分仍然进了上戏高校的又是哪尊大神?

四、关于那某某茜委培违约问题

2008年6月,领导小组办公室(甲方)与那某某茜等同学(乙方)签订委培协议,约定“乙方毕业后,必须按甲方要求返回内蒙古自治区从事与委培目的相应的工作”。

2012年6月27日,那某某茜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赴挪威攻读硕士学位报到需取回毕业证、学位证原件的申请。经研究同意将毕业证、学位证原件等材料交给那某某茜。

---按照定向委培约定,那某需要返回内蒙古工作,但是那某仅仅提出一个要去读研报到需要用原件的申请,就拿到了自己的毕业证学位证。

地方损失掉一个回乡服务的高学历人才但是没有任何关于违约的处理回应

请问是谁研究同意的呢?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依据上同意的呢?


网友针对这个事情的反应这么强烈,无非就是想要一个公平。

高考就是以笔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就在大家都在独木桥上缠斗的难解难分之际突然看到旁边的人开了外挂长了翅膀轻飘飘就飞到了河对岸

对比自己的寒窗苦读十几年,就像是一个笑话。

那某的微博停留在六月初为《长安的荔枝》做宣传的时候,之后路演,直播,都未缺席。

但是对于网友们一直热议和关心的问题却从未回应。

从被央视删名高考学子祝福,到热搜不断,再到内蒙古发出通报,再到被央视八套删掉《长安的荔枝》主演的名字。

那某始终沉默以对,不知道是在逃避,还是过分自大?

无论是哪种想法,这种态度都是不负责,不尊重,不可取的。

我们等待guan方进一步的调查处理结果,也等待那某给大众的一个答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