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出来的世界,不要沉迷
网络直播蔚然成风,打赏主播也蔚然成风。
如果说,学习、工作之余,看一些主播直播,消遣一下、舒缓一下压力,原本无可厚非。如果能学到一些东西、释放一下情绪,那就更好了。
但如果沉迷了、上瘾了,做了出格的事,那就得不偿失了。而这样出格的事还真不少:
19岁的小李毕业后不想上班,整天在家刷手机,竟把父亲辛辛苦苦积攒下的26全打赏了女主播;
29岁的小张多次从公司的仓库里盗取铜管、不锈钢等材料变卖,然后为中意的女主播们“刷火箭”,最终把自己送到警察的手里;
32岁的王先生一共为女主播们打赏了32万元,把63岁的老母亲活活气死了;
江苏小伙挪用公司900万公款打赏女主播,获刑7年;
……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出手阔绰的打赏群体中,也有着未成年人的身影:
广东江门的田女士发现账户里的钱莫名其妙少了7万多元,一查,才发现是被女儿转去打赏网络主播了;
深圳的11岁女孩洋洋为了给主播打赏,短短的1年间刷掉了妈妈卡上的200万元;
北京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向网络直播平台、游戏平台充值4万多元;
……
正常的人忍不住要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啦?
按当事人的说法是:为的是有一天美丽可爱的主播会喜欢自己,甚至和自己约会,为的是享受做“榜一”的快感,为的是被叫做“神豪”的存在感……
如果说,那个刷掉26万的小李是因为智商的问题(经正规医院鉴定小李的智商只有75),那些小朋友是因为年幼无知,还情有可原,但小张、王先生、江苏小伙的作派就很令人唏嘘。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后物欲时代”里,人们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随着物质条件的急剧变化,人们的需求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郑也夫把人们的需求分成了三类,那就是舒适、牛逼以及刺激。
所谓舒适,即没有饥饿、寒冷及生理上的痛苦。这曾经是人类最大的奢望,但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状态,所以它是各种需求中最常见的一种。
牛逼,就是指人们炫耀以及被崇拜的需要,这包含着某种程度上的认可。比如孩子买游戏皮肤,就是典型的牛逼需要。
刺激,和我们日常的理解一样。而且在后物欲时代,人们对刺激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生存非常恶劣的时候,生存面临着无数刺激。
基本的生存普遍实现了,人们就会产生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就像我们平常吃饱了饭,总想出去看电影、逛街。
难怪,我们随时可以在路旁、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看到专心致志打游戏的人、目不转睛刷视频的人,这些人中,男女老少都有;
难怪,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朋友挤在一起聊王者,彼此炫耀游戏皮肤、游戏装备;
难怪,我们看到很多人,无视自己的收入,通过透支、分期、借贷等手段,去消费、享受高级电子产品、高端旅游、奢侈品等物质。
物质的增长带来了更多得不到物质的痛苦,所以,有的人喜欢在虚拟的空间里刷存在感。
在虚拟的空间里刷存在感,真的是超搞笑的事。虚拟,终究不是现实。况且,有些主播老是鼓励粉丝打赏,其人品格局是大打折扣的,关注他们只能浪费时间,甚至浪费金钱;有些游戏就是不停地打打杀杀,无形中培养了暴力倾向,实在是后患无穷。
虚拟出来的世界,不要沉迷。
统计报告显示,90%的中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几近95%。我国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未成年人上网人群已经过亿。
如何保障这些未成年人科学用网,很多有识之士与相关部门都在尽己所能,寻找对策,对症开方。幸甚至哉!
作为师长,我们又将如何引导呢?
讴歌国民偶像,帮助孩子解决目标理想问题
作家刘墉曾经这样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一个奋斗方向,它使你任何一个时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李子柒心中的那座山,便是自力更生,让奶奶的生活好过一点。
李庆恒心中的那座山,便是苦练本领,让快递分拣再快一点。
钟南山心中的那座山,便是为国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袁隆平心中的那座山,便是为国家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不管是李子柒、李庆恒这样的普通人,还是像钟南山、袁隆平这样的无双国士,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执着地追求着,奋斗着,然后水到渠成地成就了自己。
这恰如钟南山所说:假如所有人都有这么一颗恒心,都有一个追求,然后努力朝前走,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每个人都能这样,不枉过这一生,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很快,国家也会进步很快。
所以,在这个“后物欲时代”里,我们一定要高举为社会创造正能量、为民造福的国民偶像,让我们的孩子们昂起头,让他们看到天外的天、山外的山,让他们的眼中有光,心中有山,脚下有方向,他们就不会无聊,就没有时间沉迷于刷手机。
运用ICPS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社会交往问题
ICPS是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的缩写。ICPS的方法,通过提问而不是告知,通过启发而不是评判,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乐于思考。从而让我们学会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社会交往问题。
使用六组字词,帮助孩子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
教会孩子使用以下六组重要的字词:
①是/不
②和/或者
③一些/所有
④之前/之后⑤现在/以后
⑥相同/不同
如教孩子用之前和之后的句式来描述一件事,用“如果……可能会……”想象各种可能的后果,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多种选择的思维方式,教会孩子观察行为之前之后的区别,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会给他人造成影响的,从而敢于自己解决问题。
运用六次提问,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和他人发生矛盾时,请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替人解决问题的惯性。相信孩子具备着解决问题的潜力,然后用以下步骤,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
②感受如何?(你们俩的感受如何?分别是什么感觉?)
③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俩都……?)
④写出想到的办法。
⑤如果不管用,那么我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直到找到解决办法。
⑥告诉孩子''这个”就叫作(分享)、(宽容)、(协调)……
警惕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帮助孩子树立良知意识
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告诉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按照别人的要求行事,只要他们认为这个命令来自一个合法的权威,就不会去管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且他们也不会受到良知的约束。
所以,我们要警惕日常生活中的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如不要轻易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惩罚。
惩罚并不全是体罚,也包括语言暴力、面壁思过等。惩罚似乎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可能因害怕而变得配合起来,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因为,惩罚会剥夺孩子在犯错后反省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情绪,如可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做得很差劲,充满罪恶感和自怜,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从而到虚拟空间里去寻找存在感;可能造成孩子唯唯诺诺的性格,事非面前不敢表态;也可能让他们埋下仇恨的种子,一心想着如何报复,最终成为一个没有良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