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毕业三四年后,同学间的差距会逐年拉大。以前觉得是危言耸听:不都是些睡在上铺的闺蜜和一起学习偶尔逃课的同窗吗,能有多大差距?可惜,现实有时残酷到令你无助叹息,一不小心你就混到了朋友圈最差。
如果此刻的你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工作上迷茫,生活上乏味,金钱上拮据,对未来充满焦虑。那么不用想,在你的朋友圈你不是混得最差的也是倒数了。电影《秘密》讲到了吸引力法则,简单说来就是如果你想成功老天会帮你,如果你想混日子,老天也会帮你。
想成功的人首先得有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包括自己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获得什么样的地位,如何做才能成为这样的人获得这样的地位。且越早形成这样清晰的认识,越容易成功。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其实认识自我也要趁早。如果你在高中时就认准自己以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那么首先,你就会认真复习,争取考上一所法律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其次,你在大学期间会认真备考司法考试,认真积累专业知识;再次,你会利用业余时间去到律所实习,锻炼自身工作能力,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努力弥补。这样,大学四年毕业后继续考研亦或参加工作你都将所向披靡。当然还是更加建议继续攻读硕士。这样的你是不会迷茫的,至少不会一直迷茫,因为你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在朋友圈决不会混得太差。反之,如果你读高中时不去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志愿随心报,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又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三四年了还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那么你不混到朋友圈最差,还能是谁?
做到坚持二字很难,可这偏偏是想成功的第二个必要条件。翻翻你的朋友圈,现在稍微有点儿成绩的人是不是都是能够坚持的人?立志做公务员的人坚持认真备考一年、两年,最后成功上岸;立志开西饼屋朋友坚持学做西点,最后开起了小店做起了老板娘;立志当背包客的人,坚持使他们在世界的许多角落留下自己的倩影。如果你做不到坚持,而是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你不混到朋友圈最差都天理难容。
再次,想成功的人还得会记帐和理财。记帐是形成有规划和高效率用钱的最佳方式。如果你不会“钱生钱”,那么就请踏实地把每天的“进销存”记录在一个本本上,减少冲动型消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理财。反之,如果你消费无节制,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么朋友圈混得最差的那个一定就是你了!
四年的时间足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我们所行走的每一步最好是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越走越近。千万不要走一段就开始犹豫后面的路是不是对的,又去换一条。你的人生又有多少个四年可以蹉跎。等你一不小心变成了朋友圈混得最差的那一个,再想迎头赶上就不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