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二年级的儿子因急性胰腺炎引发肠梗阻住院了,在照顾他的过程中,我很感慨。谁都不愿意生病,但谁都不能避免生病。到了医院才知道,健康多么幸福,到了医院才知道,现在的物质发展了,很多以前的老年病,现在的年轻人,也得了。
就像儿子二十一岁,得了急性胰腺炎,连医生都惊讶:这么年轻,怎么会胰腺炎呢?
现在病人非常多,床位紧张的不得了,在走廊的加床上度过了两天后,转入三人间病房。每个病人一到两个陪人。我本能的有些排斥,排斥病房里的空气,排斥医院,排斥疾病,一个人生病,身边的亲属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
儿子的奶奶今年八十了,让她休息她不休息,非要跟我一起照顾她孙子。她甚是怀念,那个组织什么都管的年代。生病了,单位会派职工去照顾,单位就是家,同事就是亲人。她一边守在孙子的病床前,一边感叹。
2
儿子住在26床,因为临近考试了, 他稍微舒服一点,就拿着手机平板复习功课,一副上进小青年的奋发图强的样子。
他旁边的是27床和28床,三个病号都是被病魔肠梗阻捉进病房,失去了自由的。
27床是一个公司的小经理,用着苹果七。即使躺在这里,他的电话也不断,大部分是安排工作。经常会有人来看望他,带着水果,带着香蕉带着牛奶,但是也呆不长,嘘寒问暖,简单问一下就走,来看望他的人就像流水,你来我走熙熙攘攘,非常热闹,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他自己呆着。他好像也习惯了自己呆着,默默的躺着。
疼起来的时候,他就皱着眉头,发出哼哼的声音,旁边28床的陪床看不下去,有的时候就说,你需要帮助吗?这个时候他就会说帮我,递点纸吧,帮我拿个东西吧!
我便感慨,病成这样还忙碌,何时可以休息呢。
疾病是身体的语言,身体兀自喋喋不休,人就是不听,最后逼着身体下岗。身体下岗了,灵魂就失去了今生的居所,体验不到红尘的喜怒哀乐了。由此可见,无论你的人生经历如何,都是要珍惜的,即使痛苦,亦有存在的意义,
28床是个五十来岁的公务员,比较文雅,手指上很耀眼的大金戒指,人看上去温文尔雅,说话打着官腔,什么都明白的样子,也善谈,跟谁也能热烈起来,他对我说,儿子很优秀啊,我家那个上大四,一个学期回来一趟,一个月不打一个电话,她妈急了,命令他一周必须跟家人联系。我是比较看得开的。
旁边他的爱人笑笑:他平常难的回家,这病了,反到跟我相处的长了。
嗯,平时顾不上家,病倒了,反而注意起家长里短,人变得温馨了。
3
我看着三个病号,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来自不同的地方,却都是因为肠梗阻,而共同住在这间病房里面。
我感慨道,真的是疾病面前不分老少啊,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他们的症状相同,输的药都是一样的,比如液体里面加氯化钾,他们就都会感到非常的疼痛。他们就会交流,为什么输氯化钾这么疼呢?或者对其他人说,真的是很疼是吧?
因为自己的痛,其他人在痛着自己一样的痛,所以我会懂得,你的痛。
在生活里面,有很多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只在自己的世界里,评论别人的生活。说,不就是一点小事吗,挺挺就过去了。
屁,你怎么知道,我承担着什么?每个人都无权评价他人的生活,如果不关爱我,请离开我。
他们也在交流,为什么得肠梗阻?你的生活习惯是什么?我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病房里的气氛无比友好,这真是同病相怜,古代人真是无比智慧,总结的很到位。
4
我一边感慨,一边祝福这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在这里要谈谈,什么是健康。
对健康的定义,恰当的定义来自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包含了三个范围:躯体、心理、社会。
即要求躯体没有不适,心理精神完善健全,社会适应良好。也就是说,要称得起健康,不仅仅是能吃能睡,能跑能跳,能说话能思维,身上没有病痛,而且还要能在社会立足谋生,能与周围的人群合得来,这样的人才算得上健康。
根据这一定义,经过严格的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和正患着病的人不足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其他的人群都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我们常常使用的词语就是“亚健康”状态,当然,如果我们能调节处理得当的话,则身体可向健康回归,反之,则恶化以至患病。所以如何调节,就显得相当的重要了。
身体生病了,人们因为疼痛会去求治,但是有谁关注过自己的心理健康呢?有多少人因为抑郁症而自杀?有多少人饱受着精神的摧残,沉沦到毒品、酒精里面麻醉自己。
如果你身边的亲人朋友有这种现象,请不要责怪他们脆弱,请不要抛弃他们,请不要放弃他们,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吧,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快乐。
5
附上美国彼尚老师的完美健康的七个神奇语句,每天读,每天读,读给你细胞听,读给你的潜意识听,相信无论我们现在是什么状况,我们的身体都有神奇的自愈能力,我们都会拥有完美的健康!
完美健康的七个神奇语句:
完美健康是我天生的。
完美健康在我心智里。
完美健康在我感觉里。
完美健康在我身体里。
完美健康在我灵魂里。
完美健康是我唾手可得的。
完美健康是我的。
(欢迎打赏,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