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记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家最早的老屋,是始建于明洪武二年的老宅子,应该有500多年的历史了。那是我出生的地方,7岁以前生活和玩耍的地方。

      特别记忆深刻的是,院子里有一个很大很深的菜窖。每到夏天的夜晚,母亲在菜窖的顶上为我们铺上草席和褥子,躺在上面,看着满天的星星和皎洁的明月,做“念字组词”的游戏。比如母亲说出"月"字,我马上说出"月亮",哥会说"月光",如此继续,看谁说到卡住了就算输。我记不得当时我的战况如何,但母亲说我虽然小,却从不服输,能组出来的词也很多。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我们兄妹最早的语文启蒙课了吧?在此感谢母亲!

      我现在提到的老屋,始建于1981年。母亲说,盖房当时家里只有500元,却也敢大胆行动,请匠人雇小工,轰轰烈烈地盖起了几间新房。有限的资金只能收拾出一间正房居住,却也算欢天喜地搬了宽敞明亮的新家。

      而搬家那天,我也一刻不闲,抱着我家泡酸米的罐子乐巅巅地一路小跑,没小心半路上摔趴在地,罐子没破,盖子摔掉一块,正好划中了我的下巴颌,留下了一道永久记忆的疤痕,我却没有哭。处理好伤口,继续帮母亲搬家……

      时过境迁,后来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先后盖起了南房,西方和东房,围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四合院。我的少年生活中的所有幸福快乐,及20岁三前的诸多美好记忆,都与这处四合院息息相关。

      如今,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小院,去奔自己的生活。陆续地,也构建了自己的温馨家庭和宽敞明亮的新居。然而,父母亲依然喜欢和习惯在小院里居住,于是,我的一颗心,也顺着父母亲的光辉指引,永远居住在那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