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我刚开始以为是钢琴中加一个的字用来凸显其中的文艺气息,但是当我看到最后的时候,知道它真的是用钢铁做的一架琴。
东北,作为共和国曾经的长子,在新中国成立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个时候还没有发展第三产业,重工业在当时是重中之重,而东北的重工业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存在。
陈桂林考大学考了三次,都没考上,没有办法只能接替父亲的班到工厂上班。然而好景不长,重工业的发展终究不是长久,当资源用完,没有再能利用的之后,一批批的钢厂面临的是改革,倒闭。工人们呢?可以说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倒散。当时一个家族在一个工厂工作的遍地都是,整个东北也是这种习惯,一家人一辈子的青春都献给了工厂。工厂倒闭以后,工人无处可去,有的人会说,为什么不出去再打工,再创业?你想想,一个人一辈子都在跟一个东西在打交道,可能他就是下矿井的,下了三十多年,工厂倒闭后已经五十多岁了,哪里还有精力去做别的?
陈桂林自己拉起了一个乐队,去给喜丧事演唱伴奏,日子过的也是紧巴巴,但是倒也还说得过去,能吃饱饭,能买个便宜的小东西。但是他的二姐夫,脸皮薄,一辈子上班都没迟到过,这样的人离开了工厂怎么活?全靠二姐的理发店在维持生活。桂林的其他的朋友,最有出息的季哥,挣钱最多,但是进了局子。最有产业的去卖了猪肉。这些产业工人几乎是一夜之间褪去了身上的荣光而变成歧路亡羊,他们最大程度地承受了改革的阵痛,却不得不接受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陈桂林人生失败了,但是他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也失败,他想把自己未完成的文艺事业寄托在女儿身上,他想把女儿培养成一名钢琴家。但是,前面也说过了,他的家庭买个便宜的小东西还可以,但是钢琴,是真的无法承担的剧痛。跟妻子的理念不合导致离婚,再婚后的妻子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不劳而获的生活。双方都想要孩子,而孩子的决定因素在于,谁可以买得起一架钢琴。
就对于陈桂林目前的囧况来说,钢琴真的是天方夜谭,借钱失败,偷学校钢琴失败,但是仍然没有浇灭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关爱的热情。汪工作为一辈子的老工人了,坚信没有什么是工人无法完成的这个信念,学识渊博的他研究外国书籍画出钢琴构架图。这一群工人开始了自己原来的老本行,没有合适的木材,那就用钢铁作为零件,打造一架纯钢铁的琴,这也是《钢的琴》这个名称的由来。
电影中呈现了曾经辉煌钢厂如今的破败,比陈桂林父亲还要大两岁的烟筒也要被拆除,无数原来的工人目睹着这两个时代象征的倒塌,拆除的背后是整个钢铁时代的落幕,也是新中国迈向未来的象征。
突然想到了《缝纫机乐队》大吉他的拆除,这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信仰,一种时代的象征。
最后望我东北再次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