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能力自主精神作为一种学习能力和品质,是很难能可贵的。而我们在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教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不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不允许学生有异常的想法。长期以往,学生没有了自主性。前天听了专家的有关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的讲座,受益匪浅。
所谓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够对自己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的控制能力。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需要有稳定的情绪和成熟的心态。自制力弱的人,对于自己确立的目标也常常不能坚持到底,做事容易情绪化,朝三暮四,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扔在一边,丝毫没有计划和韧性,不能坚持。
小学生尤其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时间短,家里又是一个比较课堂较为舒适的地方,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充满了诱惑。做作业时,看到别人在踢球自己就坐不住了;想起美食,就想起身去吃一点;一会又上厕所了等等。其实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很正常的。我觉得这个时候家庭氛围很重要,家长的以身作则很重要,如果你拿着手机开着电视,磕着瓜子,那孩子一定学习时候心神不宁。曹老师在报告中也讲到培养自主学习示范很重要。
第二我觉得自信心也很重要。从本质上来说,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金钥匙。所以,只有当我们充满了自信心,我们的学习便成功了一半。什么是自信心呢?简单的说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成某件事的一种心理品质。自信心是人积极主动的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内在情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上,自信心对我们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信心强的人,会坚定自己的信念,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老师家长表扬了,而且简单的表扬就能起到非常的作用,甚至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在培养自主学习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表扬这一绝招,也完全可以夸大其词,让孩子获得自律后的成就感,那一种快乐的体验将带着他继续向前进。
第三个就是曹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家长老师要舍得放手。这一点是培养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必要的大环境。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老师家长放不开手,需要学习和适应,总是怕孩子能力有限,一帮在帮,甚至包办,累死自己闲死学生。学生还不讨好,成绩还不给力。
第四,曹老师还讲到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可以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也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乐于去学习,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
还有最后一点,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一定要有计划:大一些学期计划,小一些月计划,最好是能做到周计划从而落实到具体的时间段里,这个我觉得很重要。我家孩子由于学习小提琴,每天练琴时间雷打不动2个小时,所以孩子放学回家到睡觉这一段时间就显得很紧张,刚开始就是吃饭,写作业,练琴,洗漱大概规划了一下,但是豫小孩子对时间没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她发现这样常常是要不作业错题没改完,要不就是拉琴时间不够2小时,甚至有时候没有洗漱时间了,常常搞得是她自己觉得很忙,还很烦躁跟打仗似的。因此我就带着她反复思考制订了时间作息表,具体到几点几分,她心中有了时间,吃饭呀,做作业明显效率提高了,这样每天回家有条不紊按计划走就行了。有时候还赶在时间前面完成任务,自己开心的不得了。还时不时的和时间赛跑。就我亲身经历觉得心中有计划,心中有时间十分重要,这应该说是自主学习的高一层次了。
从曹老师的讲座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学习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因此,点燃学生内在的深层次的能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我们不管是当家长还是当老师,都要尽可能的相信我们的孩子、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