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以前,一直在从事着一份饿不死也撑不着的工作,朦朦胧胧走了七八年,领着一份看似别人羡慕的薪水,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过的开心与否。
也许如果不是受到外在打击,还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
最近一直节俭的姐姐,在中秋节来临时,居然开着大奔来我家送大闸蟹和高档的礼品,其实这事,本身也没什么,本来都是亲兄妹过节来回走动也正常,但是那是因为你并不了解她家以前的情况。
她是私奔到男方家的,据说男方家也是一贫如洗,听她讲,在生她大儿子时,自己把头发剪了换些钱才去做了产检,可想而知当时的家庭状况。后来两口子来武汉打工,姐夫在做水电,姐姐在服装厂做工,平时两个人省吃俭用,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在汉正街布摊上的碎布头,回去自己加工下穿。就这样在节省的状态下,在武汉读过了10年,直到2011年,在武汉首付40万买下了一套价值60万房子,而同年我们也在武汉首付8万买了一套价值42万的房子,财富差距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说实在的,我一直很瞧不上他们这种靠吃苦打工的人,出来办事小气巴拉的,一股市井气息,为了自己利益可以毫不客气的和亲戚闹翻脸,从心底上鄙视。
记得2012年快五一时,两家一起去和平大世界买家具,五一时我们分别各自住到了新家。听姐姐说她家装修包括家电花费了快20万。而我家一起在内是10万左右,当时还是一种鄙视的心态看他们,即使装的好又怎样,还不是一个穷酸样。
就这样一直在似亲非亲的状态下过着,中间听说姐夫大前年包了几项工程,一直喊着不赚钱,前年包了几个别墅垒大砖的工程,年底结不了钱在和工人闹纠纷,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各种传闻中听着视乎赔钱和赚钱的消息。而我和老公,依旧过着安逸的生活,朝八晚六的上班族工作,听着关于别人不咸不淡的是否赚钱的谈资,该追剧还是在追剧,该玩买买买的节奏依旧如此,看似生活潇洒,但是经济上只能维持现有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太多的结余。一直想换大房子却因为担负超负荷的经济开支,只能眼巴巴放弃。
也曾经冲动想辞职,自己独干,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项目,仅仅停留在想想而已的状态中,一年复一年,我们依旧是靠工资过日子。
又是一年的中秋,居然常年不走动的姐夫跑过来,领了高档的礼品来走亲戚,前段时间,无意间听姐姐在微信上说,他们要买二套房,昨天又说在车行看车,姐姐也不用去服装厂上班了,诧异这一年来他们家的变化。
虽然成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拯救了我们的许多梦想。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努力的去拼命工作,努力的打造个人品牌,难道不是为了在自己以后的日子中,让和自己有关系父母、孩子、亲人都享受富裕的生活。
但是反思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的人,为什么还没有初中毕业的姐夫成功呢?
1:缺乏强烈我要变成有钱人的想法。
因为我们一直处于温水煮青蛙阶段,在舒适区中待久了,突然让我们承接酷暑的煎熬和严寒的折磨,有谁愿意呢。曾经的想法也仅仅处于“我想要”的时候停下脚步。因为“习得性失败”会让他觉得自己做痴心妄想;除非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一般人都还在舒适区原地踏步。
2: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让大家辞职创业,可能是有点不现实,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斜杠做起,究竟做什么呢,能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知道的,能做以及拥有的东西上。我们不是做家装起步的,能不能想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然后再考虑用它来挣钱。如《小狗钱钱》中吉娅,喜欢遛狗,从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入手呢。又如我一个朋友看了十年篮球,NBA明星的前世今生都了如指掌,转行做了某门户的篮球解说员,工资是以前的5倍。你肯定注意到了十年这个关键词---对,看球的人很多很多,但十年这个门槛决定了,能把看球真正转化成技能的少之又少。所以在找到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技能后,你要做的就是将它“养肥”,逐步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而实现靠兴趣来赚钱的梦想呢。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第一步,是梳理现有资源,明确定位,提升技能——如同主业做职业规划一样,副业也需要规划。
如何识别自己的技能呢?
有很多手机软件可以记录完成每件事情的时间,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投资在各种兴趣爱好上的有效时间,通过对比效率,得出自己的特长与技能,当一个项目累积到一定时间,你就可以考虑把技能变成变现的手段了。
比如,你发现一年过去了,你花在看电影上的时间是谈吉他的5倍,这就意味着,比起某乐队吉他手,你更应该考虑做个影评人。
3:有了目标和方向,持续行动就对了
当然,找到方向也许需要很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仅仅有了方向,行动才是迈出去的第一步,如果经常逛知乎用户,或者刷公众号的人,都知道,从nobady 到大V,经历了好几年的默默无闻,微信公众号也是,从0到10万粉丝,有的人花去了一到两年的时间,天天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无数次地想要放弃,但是且慢,现在的你,距离优秀只差了一个坚持,
这世上从来都不缺野心,大多数人却输在坚持。
这里再补充一点:不仅有输入,更要有输出,例如通过写作检验自己的成果,或者在朋友面前“显摆”以鼓励自己,共勉。